许贯武一直这种奢侈品、艺术品持怀疑的态度,尤其是售价几万美金的钥匙扣,几十万美金的皮带,或者是钱包等等。
钥匙扣、皮带好歹还有机会外露一下,钱包本来就是放在兜里的,好不好贵不贵只有自己知道,犯得着花十几万美金来买么?纯粹是钱多了烧的。
而那些除了专业人士,基本上没人懂的当代艺术,拿油漆喷一喷,洒一洒,就说自己这画代表了某某某某意义,讽刺的是某某某某行为。对于这种当代艺术品的炒作,许贯武一贯是不屑的。
他在香港和美国的时候,也曾经有人邀请他去参观当代艺术展。许贯武当时兴致勃勃的去了,结果就看到了一些莫名其妙,完全没有意义的所谓艺术。比如奇形怪状的雕塑,几条线几个点的画,甚至还有一头腐败变质的牛,上面还长着不少的蛆,被泡在福尔马林里展出,差点没让许贯武直接吐出来。从此再有人邀请他去参加什么艺术展,许贯武打死都不去了。
许贯武坚持认为所谓的当代艺术,其实就是靠媒体吹捧起来的。媒体之所以大家吹捧,其实背后全都有人在操纵。就好像曾经火极一时的内地艺术品拍卖,屡屡创造出令人瞠目咋舌的天价。从之前不过几十万一副的画,短短两三年的时间之内,就飙升到了数千万人民币,简直比坐火箭还要快。
其实这就是背后有大商家在操盘,他们先大批囤积一些人的画,然后送给拍卖行去拍卖,再自己飚高价把画买回来。这种频频创造天价的拍卖搞上两次,就自然会吸引媒体争相报道,如果在其中花一些做些广告,那么宣传的效果就更加明显了。
之前本来默默无闻的某画手,也一跃成为某某艺术的代表人物,头上瞬间由媒体加持上一层层光环。而这些光环就足以忽悠一些不懂装懂,假充高雅的初入门的收藏爱好者。
这些初入门的收藏爱好者,多数都是没多少见识的暴发户。他们玩收藏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装高雅。这在国内几乎已经形成了一种叫做装逼的文化。国内的暴发户最恨得就是被人叫暴发户,除了往上几辈子查家谱,和名人攀亲道故之外,剩下就是自己给自己装点门面了。搞搞慈善啦,打打高尔夫啦,玩玩游艇啦,这些都只是装比入门儿而已,没有什么太高的难度。
真正比较花钱,不是什么人都能玩的起的,就是搞收藏。收藏艺术品,古董,一方面衬托的自己也很有内涵,很有才学,有那么一点文武双全的儒商味道。另一方面盛世藏古董,乱世藏黄金。古董利于保值,是投资的好方法。不过古董毕竟有限,老祖宗流传下来的玩意儿,坏一件就少一件,是完全不可再生能源。而流通的古董就更加有限了,大头全在国家那边,私人敢随意买卖古董都要判刑的。所以和古董有相同收藏价值的当代艺术品,就成了一班人追捧的对象。
第三百八十六章 赴神都(下)
而国际上那些艺术品操盘手,就是瞄准了国内的新兴富豪,这一拥有强大购买力,但又缺乏经验的收藏菜鸟。
这些艺术品操盘手先是大批量采购一些有特点,但是又名声不显的画家的作品。然后通过自卖自买的方式炒热作品,再把这些画家包装成知名人物,通过舆论的炒作抬高他们的身价。
艺术品价值本来就没有一个清晰的界定,彼之仙草我之砒霜,所以即便有人反驳这画家其实并没有那么高的身价,他的作品根本也不值那么高的价格,这也完全没有关系。
那些艺术品操盘手需要的只是那些画家的知名度而已,如果骂他们能够吸引人们眼球的话,他们也会甘之如饴。事实上有的时候他们担心话题不够劲爆,不够有冲击力,还会自己花钱在媒体上痛骂。目的就是吸引人们的注意,把画家的知名度给炒起来。
画家的知名度炒起来,身家自然也就水涨船高了。接下来,这些艺术品操盘手就开始将之前收藏的作品出售了。而这一次他们并不是买家,买家是被他们忽悠进场的那些新兴富豪。
他们花几千万的天价,买了人家几万几十万买下来的所谓艺术品,还以为自己真的成了艺术品收藏家,眼光独到,能够看出这位画家表现的所谓艺术。其实是不过是中了人家的圈套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