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是不如淳于司徒消息灵通,不如司徒与我说一说,究竟楚王的意愿到底是什么吧?”仲忧又将问题抛回给了淳于司徒。
淳于司徒府着身,却又如李老一般,抬起双眸瞟了我一眼,而后低下头去不再说话。
我觉着如果朝立议事再继续下去的话,我定会被这些公卿们的白眼所吞噬。
我咽了咽口水,在第三位公卿准备上前说话之前,征得了父亲的同意,缓缓地上前一步道:“其实,李老说的并无错,我最先也如李老想的这般,并不赞同与楚人冒然开战。”
李老与淳于司徒,还有殿前的公卿皆抬起头,用以诧异的眼神看向我,我听到下面的窃窃私语,大都是在问,公主是不是脑子出问题了。
李老抖动着下巴,不可置信地反问着我:“公主说什么?”
我才想开口说话,却听到百里肆轻轻地咳嗽了两声。他一边咳嗽,一边紧锁着眉头,挑着眼梢瞟了我一眼。
我挑了挑眉头,但见他一副欲说不说地模样,便明白了他咳嗽所传递的深意。
我抬起手揉了揉额角,又朝前走了一步道:“本宫说,李老的话并没有错,早前本宫同李老的想法如出一辙,并不想与楚国直面交战。”
我特意将“我”换成了“本宫”。
百里肆闻此,满意地点了点头,立于一旁不再咳嗽。
“毕竟强楚弱陈地这个比对,本宫还是有自知之明的。”我继续说道。
“可毕竟现在情形不同了,本宫更变了自己的想法,但与说给诸位听,若是诸位觉着本宫说的对,那便莫要再与父亲的决策相悖,共同对抗楚国才是。”我踱步从台阶上缓缓走下,站在殿前与他们相隔不远。
我稍作停顿了片刻,但见殿上未有反驳之声,便又开口道:“楚国接连吞并蔡息二国,虽然此二国国力颇弱,不及陈国半臂,但雅安之战,也使楚军元气遭受大创。”
“这楚国再怎样强悍,也自知是长战疲惫,况且我本宫听信北君言,蔡息二国虽败,但现下依旧在二国的山野之中,存有诸多的反抗之力,拼死且顽强地抗击着楚军,然此次楚军发兵余陵,尔等可曾听到余陵楚军大营之中,杀神白素安在否?”我反问着众人,却不见方才那些吵着要抱楚王大腿的人,前来答话。
“这就说明,白素还应当留守在息国与蔡国二地,平叛当地之乱,镇压息蔡二国的反抗余力。”
我装模作样地踱步到百里肆面前,只见他偷偷地勾着嘴角笑了起来,并用以搔弄额头的机会,对我束起了大拇指以表称赞。
我朝他翻了个白眼,回身过后继续保持着优雅的笑容缓缓地道:“其实,本宫一直有个猜想,就是楚军这次贸然的进犯,不过只是前来探一探陈国的虚实,所以才这般着急地从相距圣安三县之远的平地余陵打了过来,他们想要速战速决,因而也忽略了夏日之中,余陵与潼安野林里面的危险。”
“楚国与陈国挨得这样近,为何不选择翻山而过,直奔圣安呢?”
“就像李老说的,楚王又不是傻子。”
李老一怔,连忙上前反驳着我道:“公主莫要折煞老臣,老臣并没有说楚王不是傻子这句话。”
人臣辱骂国君,无论是在哪个诸侯国,都是重罪。
“那么李老的意思,是承认楚王是傻子了?”我歪着头不知怎地偏想戏弄一下,这老顽固。
李老又一怔,脸上泛着青道:“老臣也没说过这句。”
我转过身背对着众人,翻着白眼地耸耸肩,而后又转向他们,莞尔一笑:“那便是本宫说的,楚王并不是傻子,翻山这条路,险阻多,虽然取胜的几率大,可毕竟耗时耗力,以他们现在的力量,自是与我们耗不起。”
“他们越是想要速战速决,我们越是要跟他们拖着。”
“他们来试探陈国强弱,那我们便给他们看到我们最强的一面,让他们知难而退,自此我们便可成九州上唯一可与楚军的抗衡的诸侯国。”
“各位在殿前曾出谋划策过的公卿,都将名垂青史。”
这些话,自然不是我想出来的。
昨夜,自百里肆叫住我之后,便于我说清楚了楚王索要的条件到底是什么。
与我预感的没有错,楚王的条件就是与我有着密切关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