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屠夫营

因此,在特定的情况下,常备一支专门的屠夫队伍,很便利。

如果没有事先把屠户编成一伍,突然一仗大胜,打扫战场使收获了众多马尸,此时再临时找屠夫,一是浪费时间,二是不一定能找的到。

毕竟专业的屠夫不像会编筐手艺的匠人那样普遍,还是比较稀少的。

大约到了上午十点多的时候,屠宰匠们把牛解的差不多了。

剩下的过程就是繁琐的剃肉剁肉过程,因为没有桌子之类的地方作业,李孟羲见屠夫们拿着刀斧把架子吊着的牛架的一块肋排块肋排的往下砍,显得艰难无比。

如果有一张桌子就方便多了,大块的半拉肉排放在大桌子之上,拿斧头咔咔一顿剁,不一会儿就能把肉分好不是。

李孟羲想了一下,突然想起,好像高架的家具,比如八仙桌之类的,汉代是没有的。

不过,桌子结构那么简单,以木匠营现在的人力,做几张桌子不是大的问题。

脑补了一下,因为要屠宰的大型牲口,骡子,黄牛,还有死去的战马之类的,体型比较大,桌子做的大一些才比较好用。

可是军中运载条件有限,桌子的大小还应考虑到板车承载的极限,太大的桌子放在板车上就不好固定了。

为了便于运输,屠宰桌应该小一点,可如果小了,就又不太适合用来作为宰杀大型牲口的平台了。

那么有没有两全其美的方法呢,是有的。

桌子做的小一点,然后两个甚至多个桌子拼一起,拼成一个大桌子就把问题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