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会解除了。
不是李孟羲洞察了什么天机,只是一个假如,一个比喻。
刘备哭笑不得,指着李孟羲说,“你啊,妄断人生死,无礼也,后莫为之。”
刘备好言劝诫,李孟羲虚心受教。
古代等级社会等级森严,上位者要杀一个下位之人,顺手就能杀了。
就算真的一眼能看出人病入膏肓的本领,然后,直接就说,“你不出两天,必死。”
权贵之流,有几个听得这种话,于是乎,就被勃然大怒的权贵给砍了脑袋。妄言人生死,是招祸之举。
既然误会解除了,关羽也来了,正好,商量大事。
“兵法云,有备,方能无患。
人言,瓦罐不离井边破,将军难免阵上亡。
正值兵荒马乱,刀剑无眼。我军中能总领全局者,能有几人?
玄德公一个,关将军一个,三将军一个,某,算半个。
玄德公可否想过,万一他日,遭逢不测,挽救苍生黎民之遗志,谁可继之?”
李孟羲居安思危,举例了义军可能面临的最坏情况。
刘备沉默了,关羽也无声。
只有众人围坐的中间的篝火,火苗在寒风中,左右摇曳不定。
刘关张三人从涿郡起兵之时,便将生死置之度外,想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哪里惧死。
刀来枪往,谁能断言百战不死,故,刘备关羽两人沉默了。
许久之后。
“若我兄弟三人皆死,孟羲,你有大才,我三人若死,义军托付于你,某放心。敢请继我等遗愿,救民于水火之中。”刘备抱拳,言辞诚恳。
一旁关羽也朝李孟羲抱拳。
李孟羲为之动容。
李孟羲轻轻叹了口气,摇头,“两位又怎能断定,某不会死于乱军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