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页

饭吃完,那个少年就起身告辞了。直到人出来,她才听到父亲的声音,他在跟四叔说话,“是个稳妥的。人稳妥,比什么都强。别的不说,只说去年咱家的大姑爷那么一来,我就心说,以后给琳姐儿找婚事,别的不看,只看人就成。当年你给琼姐儿是看对了,这回给琳姐儿瞧的,我瞅着错不了。就他了!”

本是心里悬着的,但一听能跟大姐夫比,琳姐儿的心却有些放下了。

经历的事多了,所求的不外乎‘不离不弃’四个字。

她红着脸不好意思在四房这边呆着,等父亲要告辞的时候,跟着父亲要回去。

林雨桐也没留,有些事,得父母跟孩子去说。

三爷走在前面,他都不知道多久没跟闺女好好说话了。每天倒是见面,见了面,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这会子给闺女又定下人家……三爷心里反倒更不是滋味起来。

那时候定的御史家,好歹是大户人家,那孩子读书也好,也都中举了。不是什么勋贵人家,但这家祖上原本也是京郊人。有些官宦人家,这告老了,必是要还乡的。儿孙们便是为官,能不能做京官也说不准。当时就是千挑万选……找勋贵人家,也能找到。可庶房的姑娘,便是嫡出,也就能配个庶房出身的小子。庶子庶媳,在家里到底是得受委屈的。因此,他和孙氏,是很不愿意。在官宦之家找吧,又怕以后得跟着回老家去。这才找了这么一家,便是回乡,也在京郊。就跟叫闺女住在京郊的庄子上是一样的,这说见就能见到,有个事也能伸把手照应的到。

谁知道,就出了那事。

三爷就把当初给她择婿这些前前后后的思量都说了,“……我跟你娘,都不是那有野心想上进的……你娘虽是念叨我没出息,但这样安稳的日子,你娘就挺知足,我也挺知足。以后咱们家好不好的,我也说不好……但我笨心思想着,将来你祖父便是起复,咱们家也不跟着回去了。这里……说真的,也挺好的。安安稳稳的,我这心里踏实。”

琳姐儿‘嗯’了一声,祖父到底是年岁大了,就是起复,这爵位最终还是得传下去了。给了大伯之后,自家不能跟着大伯再过日子。那倒是不如留在老家看着祖业。这里都是族人,只要关系处的好,那就算是顶顶省心的日子。

三爷听见闺女肯定的声音,便笑了:“……这个路六爻,家里特别简单……”细细的把他的情况跟闺女说了,“……爹原本想给你寻的斯文老实的……可想想,你四叔说的也对,如今咱家这情况,光是老实没用,得找个能护得住你的……这小子成!你在闺阁长着,外面的世道也不知道……能在衙门里胥吏里出头的,那个个比都泥鳅还滑溜……精明、干练、善交际应酬。你四叔说,咱家若是往后就是这般了,那他能护着你一生衣食无忧……若是咱家有幸,将来还能乘风而起,那他就能借风上青云……孩子,爹这心里也是左右的寻思,觉得你四叔给你定下的这个亲事……是以咱家现在的情况,能找到的最合适的亲事了。”

琳姐儿心里酸酸的,这些日子,因为两个妾的事跟父亲生出的隔阂在这一刻烟消云散了,又‘嗯’了一声,一口应承了下来。

这都定下来了,四爷才去找了金匡,说了这事。

金匡有些惊讶,“定下来了?”

“很合适。”四爷回答的也简单。

金匡‘嗯’了一声,“赶明带过来我见见。”

有了意向了,路六爻就告假了,得回州府一趟,这得请官媒上门提亲的。这原本也是说好的事,但路六爻出于谨慎,还是找了个口风紧的媒婆,给了封口费,这事没定下来之前,不许宣扬。万事都有变故,若真有万一,自己这边无所谓,但对女方的伤害便大了。以后再想找亲事,那稍微有点门第的家里,都不会再上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