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4页

这妇人起身,有些忐忑,本来是送孩子来找活干,做点短工,混口饭吃也行的。这怎么好好的成了收徒了。这收了徒弟可不一样的,师父管徒弟,徒弟养师父,这都是天经地义的。人家这条件,自家高攀了呀。

林雨桐没给跟她再寒暄,只叫她先把孩子带回来,明儿一早送来便是了。

左山见了四爷还是叫师父,但是他很快发现,教他的并不是师父,而是师娘。师娘教他速算之法。

这个速算之法,就是手指速算法。不用拿着算盘打,人人天生一双手,一般的数字都能计算。像是一般的小铺面,一天也就是几百个钱到几千个大钱的营生,有什么复杂的吗?

便是没基础的孩子,经过突击,也是很快就能学会的。

而且,这孩子不是才上幼儿园的孩子,这都已经是十来岁的大孩子了。理解能力明显就不一样,稍微点拨一下,他便明白了关窍在哪里。只要勤加练习,就能掌握。

可再大也只是孩子,孩子学了就没有不炫耀的。然后很快大家发现,那个金先生很有本事,这不,才学了几天,这就有模有样了。关键是人家不要束脩的。虽然条件奇怪了些,但是这有什么关系,本事学到自己身上,才是最要紧的。

于是,四爷那边的房子还没修缮好呢,拎着猪头过来拜师的差点没把门给踏平的。有些人不仅送了自家的孩子来,像是亲戚家的,比如当舅舅的想着把外甥给接来,比如做姑姑的想着娘家的侄儿,一家往往送来的不是一两个孩子,这就导致了房子没收拾好,还湿漉漉的房子呢,学生却满员了。

十四都不清楚自家四哥盖这个房子的初衷到底是不是弄的学堂。

再说了,你弄个学堂干啥呢?闲的蛋疼吗?你要是闲了,招呼一声。不说别的,宗室里多的是孩子。大家盼着你教的!

于是,十四回家,随便拉了三五个孙子就给来了。

是的!人家十四随便拉几个孙子,那也是三五个起步的。迄今为止,十四光是男孙就有二十三人。这还不算孙女和外孙外孙女。

你问他孙辈拢共多少,抱歉,他记不住。

十四的长子弘春没了十几年了,三十七上就没了。但长子留下的男孙就七个。这些孩子没有父亲照应,因此,带了五个孩子过去,三个是长房的。

长房的孩子大的都成亲有孩子了,带来的都是年纪小的。

常庆宝、永朔、永晋,还有一个是永忠,一个叫永硕,后两个是弘明的长子和次子。

林雨桐瞧着就皱眉,你们取名字能不能不取同音字呐。胤禛和胤祯傻傻的分不清就算了。这一个叫永朔一个叫永硕,喊一嗓子知道叫谁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