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上来说信号确实不会被屏蔽,但……现实中的事情谁又说得准呢?”
于是,眼镜小哥面前的全息投屏变更为侦查无人机的第一视角,以及提前预载的地球模型,其上标注了蓝色空间号的位置,实验用飞翼星舰的轨迹信息,侦查无人机的预定降落路线。
准备好之后,眼镜小哥重重拍在全息面板上,释放侦查无人机。
和自带小型反应堆、新式反重力引擎的飞翼星舰不同,侦查无人机只携带了一块高能电池,以及喷气推进器(电磁加热式),不具备突破大气层,返回蓝色空间号的能力。
想要回收采用空气动力学飞机造型设计制造的侦查无人机,只能派人进入二号地球,按照其发出的指示信号寻找并回收。
基本上来说,这种侦查无人机就是一种消耗品,使用之后都不会将之回收,而是直接引爆高能电池,将侦查无人机炸成碎片粉末完事。
当然,要是有星舰恰好位于大气层内,倒是可以拜托对方进行回收。
……
侦查无人机被固定在一个大号空降舱中,瞄准飞翼星舰最后消失的坐标,直直地打了下去。
宛如投放一队陆战队进行轨道空降作战。
空降舱穿过外层稀薄的大气,在重力的作用下将速度提到最大,与渐渐厚实起来的大气层剧烈摩擦,产生大量热量,连外壳都隐约泛红。
而剧烈的摩擦也使得空降舱的速度进一步降低,最终在大气层中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下落速度,泛红的外壳不再进一步变化。
这时,砰的一声,空降舱裂开为四半。
原本垂直于地面的姿态横置,极大增加与空间的接触面积,于是在空气阻力的作用下,分裂的空降舱筒身进一步减速,与内部的侦查无人机分离。
保持着头部朝下,优秀的空气动力外形让这架侦查无人机能够无视空气阻力,加速下落,尽快与分离的空降舱拉开距离。
接着,推进器点火,机翼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