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弗朗索瓦一世的称霸雄心,还有父亲的四方征伐,并未能使国家强盛……好不容易签订《卡托-康布雷齐和约》,国内却频发宗教骚乱,仍旧难以安定。”
“对比英格兰,就更明白战乱究竟给法国带来多大的伤害。”
“战争几乎破坏一切:农业荒废,交通阻碍,商业停滞。内乱亦如此,甚至增加了更多犯罪:抢劫、纵火、屠杀……迄今很多地方,都还存留着退伍老兵组成的游击队、城市卫队等地方武装,和平恢复后也未解散。其中不乏粗暴贪婪之徒,如盗匪一般威胁着公众安全,对抗着中央政府。”【注二】
“他们是社会中涌动的暗流。一定要妥善安排这些人,谨防他们日后再次投入新教势力,披着信仰之名,引发内战。”
玛丽夸奖他目光如炬,而后谈自己的思路。“唔,对于这些人,无非是遣散、收编……或者给他们发遣散费、让人回乡自谋职业;或者给他们提供合适的工作,教他们有钱赚忙起来……”
说着,玛丽想到了,她还有镀银玻璃镜配方,该继续发展奢侈品工业啊!
如果说法国制造水银镜,还需要和威尼斯争蛋糕抢份额;镀银玻璃镜这种高一级产品,绝对有望垄断欧洲市场。呃,欧洲算什么,再往东去,奥斯曼土耳其贵族也壕得很。哦,别忘了俄罗斯和波斯;法国商船或许技差一筹,英格兰却已分别在1557年和1562年跟他们接上头了。再说,远销东亚的航路,也是现成的!
以往她打着小九九,妄图有朝一日,在苏格兰自留地开设斯图亚特私家工场。如今,为了弗朗索瓦的理想(没准也算她的理想),索性贡献出来、博君一笑吧!
玛丽于是坦白道:“我有个设想……”
然后,她大致描述了一下“后世中学生常识”的银镜反应:“将含银溶液,比如银氨溶液,配合葡萄糖水加热,会在玻璃面上得到均匀的镀银层……这是一种古老炼金术,更是一种‘科学’。”
弗朗索瓦讶异得几乎合不拢嘴。这个,玛丽她,究竟从哪看到那些散佚孤本,他怎么就从没发现过?
难道真是天主之恩赐?
“我想,利用这个反应,可以制造镀银玻璃……至于具体工艺问题,那些术士,以及娴熟有经验的玻璃工匠,一定能迅速解决。”
等到成品制成,可以想见,外汇将源源不断流入法国。届时国库充盈,自然可以丰厚的遣散费为诱惑,解散地方武装;而且,奢侈品配方需要保密,国王也可以在招募人手时,顺道帮助一大批老兵就业。
再说,军费充裕,有利于培养忠于王室的警部和卫队;震慑、限制地方势力时,就会有足够的底气。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马克思诚不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