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页

那表达的,大概是“孤独”。

可是,“孤独”是一个亘古不变的文学哲学命题,孤独或许有时候会放下身段,与世俗道德、社会伦理联系在一起,但更多时候,它飘得极高,躲得极深,并不为人所知,也不与任何事物产生联系。

孤独就是孤独,不是只有一个人的孤独,而是连一个人都没有的孤独。

这个命题,对于现在的世道而言是无用的,对于我要做的事而言是无用的。

诚然,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孤独,但那并不是急症,至少不是现在这个世界的病灶。

说到这里,或许你想问,这个世界的病灶是什么。

用和“孤独”词类一致的一个词去概括的话,我想我会选择“愚昧”。

并不是“贫穷”,也不是“畸形”,甚至不是“暴力”,而是“愚昧”。

并不是在贬低什么,或者看不起谁。我之所以使用“病灶”这个代指也是因为此——这不是一种缺陷,一桩罪行,而仅仅是一种病。

可以被治愈的病。

如果我哪怕有一瞬间,仅仅只是一瞬间,觉得这个世界实在无药可救的话,我都不会有勇气去书写。

是存在着病入膏肓、无药可救的世界的,我从书里见过那样的世界,但现实的世界,再怎么样都不会无药可救。因为我们都不是书里的人,我们都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打碎枷锁,突破界限,逃出地狱,攀上人间。

你真的是一个很聪明的人。

我认识许多历经世事,饱受磨难的人,他们拥有许多经验,以及经验累积而成的聪敏,可是他们往往都会因为自身的聪慧而陷入泥沼。

没错,是只有聪明的人才会坠入的沼泽。

他们忘了,其实这个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在操心“孤独”、“痛苦”、“器量”等偏理念性的事物之前,更关心实际一点的,比如晚饭该怎么办这样非常俗气的事。

他们以为解决掉扎根在人类基因深处的根本性问题后,人世就会理所当然地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