苛刻一点的目光去看, 森鸥外实在不能接受会有人喜欢这本书喜欢到连上战场都不忘带着它,连杀人都不忘带着它, 临死前的最后一件东西就是它。
无法理解。
森鸥外甚至觉得这或许就是这本书最独特的地方了。
被人带上战场, 放在和家人的照片以及情人的书信同样的地位。
流水账一般的故事让森鸥外实在提不起兴趣, 虽然不能说是一个糟糕的拙劣的故事,但是森鸥外觉得“无聊的故事”才是更加悲惨的评价。
如果有哪个作家的书被评价为让人连看下去的欲|望都没有的话,那么稍微有羞耻心一点,该作家也该从此封笔,隐姓埋名,承认自己并不受文学之神的宠爱,接受读者的无情的裁定。
但是缘分的存在自有其魅力。
彼时正是战场,但凡有其他的娱乐活动,森鸥外都不会第二次翻开这本在经历战火的洗礼后显得格外破旧,仿佛已经熬过了岁月的考验一般的故事书。
本着做事要有始有终,关键是反正也没其他的事可做的无聊心态,森鸥外再度翻开了这本书。
由此可知,至少《居哀镇的摩尔索》还没有变成最糟糕的那种作品——比无聊更无聊的作品,让人情愿做其他不想做的事也不愿意翻开的作品。
伴奏依旧是同胞的悲鸣,森鸥外已经习惯了这些悲鸣与呻|吟。
事实是,当你听久了,你甚至能够注意到那些声音中蕴含的神奇的韵律。
这是只有生活在战场上的人或别的什么存在才能发现的属于音乐的奥秘。
瓦尔基里跳舞时的伴奏中蕴含的就是这样的韵律,在这样的音乐下女武神献上她的双唇,给战士带来死亡的安眠。
《居哀镇的摩尔索》后半段依旧是摩尔索按部就班的人生,和恋人订婚,因为地位差异被岳父鄙视,工作,结婚,买房,过年,怀孕,生子……
森鸥外看书的速度很快,毕竟这本书的剧情平淡得丝毫不必费力,文笔也简单朴实,稍微健谈一点的人耐心一点都能写出来的东西,他很快就快要看完了,同胞的死亡声在书页的翻动声里夹杂着,故事已经到了摩尔索的形象和他父亲的形象合为一体,他儿子的形象又和年轻时候的他合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