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页

刚和斯科特·斯波克确定合作关系,布莱恩还才曾裂开了自己女强人的外表,满心雀跃的以“我超能干”的语气向黛西炫耀过这件事,结果却被她一句不温不火的“这谁啊?很有名吗?”给堵的个半死,完全不知道怎么接话才好。

回忆起当年黛西对更有名气的马克斯·马丁先生也同样一问三不知的状态,布莱恩只好认命的给从不关心行业现状的熊孩子科普一下合作者的身份地位。

万一见面后熊孩子缺心眼的把“你很有名吗?”直接问出来,那丢人就丢大了!

布莱恩不怀疑以黛西的情商能干出这种事!

“ok!关于斯科特·斯波克先生在格莱美上的成就我们先不提,他拿到英国作曲家协会音乐奖的事情我们也先放一边,我们可以先谈谈他曾经的合作对象和他参与制作的单曲。”布莱恩已经无比佛系了,对黛西的智障问题她既不生气也不失望,而是认命的做起了神奇海螺。

“艾薇儿你知道吧?她的首专《let?go》的创作就有斯科特先生的参与,还有她的三首热门歌曲《licated》、《i’?with?you》以及《sk8er?boi》,这些歌曲都有斯科特先生的参与。如果这样还不能够说明他的才华和名气,那我只能告诉你,布兰妮、大卫·鲍伊也曾与他有过合作。”

“哇哦,听起来是一位很了不起的音乐制作人。放心吧,正式见面的时候我不会失礼的。”黛西事实上很尊重强……呸,是有才华的人,虽然她过低的情商经常会让她做出一些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情。

布莱恩满意的点头,“我只希望正式见面时你不要说些‘我也觉得我很有才华’、‘你的目光令人敬佩’之类的话,希望你能够明白这样的话并不是夸赞。另外,我们还有一周的时间准备专辑曲目,你毕竟是个创作歌手,我们希望这一次的专辑之中至少能有一首由你一个人单独完成的歌曲,希望你能做好准备。”

“这一点不必担忧,我手上有三首制作完成的曲目有把握不需要任何修改就能使用。”黛西对自己的几首得意作品很有信心,“其余的歌曲每一曲我都会参与创作的,我想现在我应该有决定歌曲的权力?”

……

一周之后,黛西与创作团队正式在她租的录音室中见面――公司的录音室虽好,但她承受不住那位完美主义者的监制先生,为了不至于这张专辑的录制时长一年起步,她选择自己在外租录音室,自掏腰包聘请调音师、监制。

这一次的创作团队阵容依旧豪华,除了以马克斯·马丁、斯科特·斯波克为代表的国际知名音乐创作人,其余没那么出名的诸如onereublic的主唱瑞恩·泰德,也属于才华横溢这一类的。

最关键的是几个人都是工作狂,简单的自我介绍过后第一件事不是客套也不是慢慢认识对方,而是严肃的坐在录音室自带的小会议室中,和黛西一起讨论起专辑的大致框架,其余几首歌曲的创作思路。

“没记错的话,这是你的第二张专辑是吗?我想,这张专辑对你的职业生涯会尤为重要。”斯科特·斯波克手中拿着一支笔,说话的空荡会克制不住的咬笔帽,“业内有太多的歌手首专质量上乘,而二专却,唔,你懂的,其实原因也很好理解,有太多的歌手花了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细心雕琢他的首张专辑,在大火之后却只有几个月的时间准备他的第二张专辑,质量会有所下降也是难免的。”

马克斯接过话头,“的确是这样没错。不过这个原因我们能理解,大部分纯粹的听众不知道……或者说就算想明白了也不在意?他们只知道他们喜欢的歌手歌曲变得没那么好听了,那么,追逐下一个能创造出优美的歌曲的偶像,是他们最容易的选择。所以,第二张专辑质量的好坏,会影响到你的忠实粉丝数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你在业内的评价。”

“有太多的歌手栽在二专之上了,这令人惋惜,但也给听众们造成了一种惯性思维:如果一个歌手的第二张专辑质量大幅度下降,那他将不会再有创造奇迹的机会;但如果挺过来第二张专辑,崩坏的是第三张、第四张或者在这之后的专辑,人们只会觉得这是个意外,你还会有再站起来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