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页

管渊与何苗都忍不住看了他一眼,神情里带了点儿钦佩。

其实,每次朝廷赈灾,都少不了动员当地的粮商个大户人家。

但这就是个吃力不讨好,还不容易做出成绩的活儿。一般情况下,都是推来推去,直到推不下去了,才会有人捏着鼻子接了。

像林如海这种主动提出的,虽然有点儿愣头青的嫌疑,但这种时候,愿意做实事的人,总是让人钦佩的。

林如海没有多说什么,就着刚熬好的姜汤啃了一块儿干粮,洗了把脸,换了身干净的衣服,便出发了。

其实,做这样的事,对林如海来说,并不算太难。

作为一个宦海沉浮了两三世,上辈子还做到了首辅的人来说,林如海深谙人性的弱点。

像这些地产广泛的大户人家,最梦寐以求的,就是功名;而那些粮商们,求的最多的,无非是利益和名声。

既然钦差大臣管渊的手里有便宜行事的特旨,那林如海也不客气,当下就以朝廷的名义给这些人许诺,以自己丰富的经验,用最小的代价,拿到更多的粮食。

正所谓: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嘛。

管渊也不是个迂腐的,要不然,他也不能在圣人这么坑的皇帝手底下做成帝王心腹。

林如海只是向那些乡绅们许诺:待度过了这次灾荒,他会禀明圣人,在来年的恩科里,多给山西与河北两省保留几个名额。

顺便,如果在赈灾中表现突出的,又正好家里有读书人的,他还会请圣人赐下几个秀才的功名。

这就能唬住一大批人了。

而有了这个开头,后面的事就好办多了。

朝廷给的名额肯定是有限的,至于具体给谁,可以松松手由着你们自己商量,但也可以由朝廷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