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页

一晃三年过去了, 太原书院也进入了正轨。

经过五位先生和书院学生的共同努力,终于在今年的府试中,书院里出了七个秀才。

虽然这府试就是太原府举办的,但出的考题却是林如海根据京城那边的水平出的, 录取的要求也是以京城那边的为标准。

虽说大夏文风最胜的地方是江南和江苏, 但京城的学子也有过人之处。

因此, 能有这个成绩, 大家都很满意。

林如海甚至特意写了一封奏折,把这七个学子的卷子夹在其中,递到了圣人的案头。

这个举动, 在许多朝臣看来都太过大惊小怪了。

可再想想交趾那不通教化的穷乡僻壤, 倒也勉强能理解林如海和圣人的激动了。

圣人仔细看了七个学子的答卷, 又命人传阅朝臣。

原本还有些不以为意的朝臣们, 在看了考题和答案之后, 都沉默了。

——他们原本以为, 这考题出的肯定是照顾了那些学子。

可实事证明, 这些考题的水平, 与京城这边的不相上下。

那些学子的某些观点虽然稚嫩了些,但这是眼界所限的, 至少他们写文章的水平, 绝对对得起这“秀才”的功名。

时任副都御史的连闻声左右看了看, 立时便出列为他的好友表功。朝中还有林如海的同年、同乡、同窗等, 见有人发声了, 纷纷附和。

但这些人里, 除了连闻声等极个别的知晓林如海的报复之外,都是想着,赶紧把他从交趾那破地方给捞出来。

有这样的才能, 在什么地方做不出政绩,何必陷在那种蛮夷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