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页

“我和他签了五年合约。五年之内,算是他学徒,一年给他五十银子年例。五年之后,我给他本钱。他赚到多少,我们五五分成。”

“他自家在金陵,也还有房屋土地,一年有几百银子的出息,很够过活。”

“春日的时候他和我家两个族人南下做生意去了。若是这一回干的好,他真有些做生意的才能,这位冯公子也算得上一位良人。”

“我想着英莲年岁也还不大,就给冯公子一两年,看看他到底干得如何也好。”

文皎看封氏若有所思,又补充了一句:“林昌好是好,可往后发达起来,真是什么样儿,我也不知道。”

“冯渊虽只是行商,可他好歹是相中英莲这个人儿,而不是林府干女儿这个身份。”

封氏和文皎想的一样。

林昌条件好是好,十几岁就能中秀才,若是下一科再中了举人,等到四五十岁,一个四品是跑不了的。

再往高了想,二品三品也不是没有可能。

可这么好的条件,万一到时候人家想起来英莲到底没什么根基,后悔求娶英莲,给她气受怎么办?

就算苏夫人给英莲撑腰,但这做起官来山南海北,书信往来一两个月。等苏夫人接到信儿,往坏里想,怕是英莲尸骨都没了。

冯公子虽然现在条件差,但他好歹是真心看重英莲。

为了英莲,连好好一年几百银子的日子都不过,跑到京城来给林家做学徒,只为了一个机会。

封氏这么些年下来,也看开了。荣华富贵虽好,但若是时运不济,无福消受,还不如平平安安的过日子呢。

只是林公子冯公子两个到底一个是士,一个是商。

就算本朝士农工商不再身份云泥之别,可除了皇商之外,士就是比商强上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