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点点头,将话本儿接了过来。
没看多久,郭嬷嬷的眉头就皱了起来。如周瑶所料那般,她只是看了一眼,便觉得这些故事实在不堪入目。不论是遣词造句,还是人物对话,甚至其中情节,都透着一股荒谬感,让人心生不喜。
但思及周瑶方才的话,她还是忍住了,只是说:“确实,这些故事就算送到那些书坊,也不可能有人胆敢冒险将其刊印成册售卖。一来可能卖不出去,二来可能影响书坊名声,为书坊招来骂名。”
翠榈惊呆了:“郭嬷嬷您言重了吧?不过是打发时间的话本儿而已,怎么可能为书坊招来骂名?”
郭嬷嬷无奈摇头:“这样的笔触,根本就不像是读书人写的,作者反而像是识了几个字就不知天高地厚的莽夫。”
这个年代能读书的人还是极少数,大多只是文盲。然而会买话本儿回家看的人,却又都是读书人,至少也曾是读书人,都有着身为读书人的傲骨。
就算只是写话本儿,他们也讲究文笔辞藻。
周瑶拿出来的开头,不论其他,文笔确实太过粗糙,不可能有文人买账。
郭嬷嬷顿了顿,笑道:“不过这些故事若是拿到茶馆儿等地方,交给说书人,也许反倒会大受欢迎。”
与看话本儿还必须识字不同,这听人说书,却没什么要求。
周瑶眼神蹭蹭发光:“我竟然没想到这样的办法!”
郭嬷嬷愣住:“瑶姨娘的意思是?”
周瑶开心地摇头晃脑:“之前我还想着等我写出故事了,就将拿钱请人帮我给故事润色,改成那些书铺喜欢的风格。”
到时候故事有了,文笔也有了,难道那些书铺老板还会拒绝送上门的钱?
“但您的话却让有了另外的想法,”周瑶笑了起来,“我没必要非得出书赚钱,也可以将故事写出来,然后卖给说书人,再与说书人分成收益不就好了?”
当然,她还有一个想法没有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