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域中的景象又是一变,一片闪烁刺眼的冷光照亮一个水泥房间。
这是个办公室,四四方方,看上去很有些简陋,没有窗户,所有的光源都来自头顶的一盏吊灯。
室内摆着一张宽书桌,书桌后是一排堆满各种书籍和纸制品的黑铁书架,前方有空间中唯一一点柔软的东西——一排待客用的布艺三座沙发,上面摆着靠枕和毛毯。
“这是我的思维宫殿。”林绪说,他把海因里希带进房间后就松开了手,转身去开门,海因里希紧跟一步握住林绪瘦削见骨的手腕,林绪没有回头,但拍了拍海因里希的手背,就像是安抚。
他带着海因里希来到走廊中,依旧是一片钢筋水泥,“这是沉陷在湖泊中的基地原本的样子,刚才是我的办公室。然后……”
他们走过一段长而笔直的通道,两侧排列着更多房间,每一个房间紧闭的门上都贴着字符,在通道尽头,终于见到一隙从尖角门缝间透进来的自然光。
林绪推开门,门外天光大亮,几乎到了刺目的程度,让人看不清外界的模样。
“我们从最早的时候开始。”
海因里希跟随林绪步入天光之中,视角和景象顷刻切换。
然后,他就看到了少年时期的林绪……不,应该说他正站在林绪的视角看林绪自己的世界,但他也能在第三视角知晓林绪此刻的模样。
少年人偏向纤细、文弱,但不似以后的苍白病态,也没有冷冰冰的厌倦情绪,总是把自己打理得干净整洁,温和笑着和人打交道。
这段记忆蒙着一层清浅的淡绿色调,像是夏天的一阵暖风,当白鸟扑闪着翅膀蹁跹飞过,便结束了。
随后是林绪的大学、工作,末世前的和平社会运行机制和帝国近似,海因里希没有遇上理解上的困难,一直紧紧跟随这林绪平淡宁静的生活步伐。
他的家庭收入适中,父母和善,社交良好,成绩优秀,生活和工作平静、顺利,没有一点波澜。
直到战争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