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许多理智的人认为,如果这部电影由漫威来主导拍摄的话,拍出一部贱贱风格的《绿灯侠》或许会大受欢迎。
但偏偏导演马丁&iddot;坎贝尔把它打造成了类似‘蝙蝠侠’的黑暗骑士风格,这就与瑞安的“嘴炮”风格有些格格不入。
“瑞安饰演的《绿灯侠》,我觉得在优点上,在当时那个时代,用大量电脑特效的加入使得这个崭新的宇宙系统显得十分的可信,比如采用3d技术跟上了时代的潮流。
电脑虚拟出的绿灯战衣栩栩如生,绿灯变化出的各种形态也让观众眼花缭乱。
终极大战在场面上魄力十足,小战役也因为绿灯战斗方式的新奇,给观众前所未有的新鲜感。出色的视觉效果成为了观众安慰自己没能在故事上得到满足的借口。”
或许是把李贤哲看做了dc的代表,山姆&iddot;雷米谨慎的发表着自己的看法,这个期间他还会注意一下李贤哲的表情。
一直到对方始终都是用“你继续说下去”这种眼神在鼓励他之后,山姆&iddot;雷米旋即话锋一转“但是作为dc当时用来打开自己的电影宇宙,视为“先遣部队”的第一部,《绿灯侠》竟然用三分之一的时间来交待世界观。
然后用三分之二的时间让主人公从一个普通地球人理解、接受、融入进这个绿灯侠们统治的宇宙。
最后留给营造戏剧冲突、迎接高潮大战的时长竟然还不足三分之一,结果前半部分占据了太多时长后半部分只能稀里糊涂。
《绿灯侠》的世界观太复杂,改编的时候没能找到更合适的叙事取舍,造成了《绿灯侠》故事疲软、高潮草率的根源,硬着头皮采用介绍世界观。
地球人被选中、接受训练、讨厌英雄命运、爱人鼓励、接受英雄命运、打败敌人这样一个最传统的路数。”
“除此之外”温子仁这个时候插入了话题。
“当年《绿灯侠》上映的时候,我有幸接到邀请去看了华纳在好莱坞举办的首映礼,这部电影给我当时的唯一感觉便是,绿色和黄色为主色调的画面在3d眼镜滤光后亮度明显不足。
影片打斗戏非常凌厉、高速,在拍摄技术仍旧停留在每秒24帧的时代,让观众观看时有些“晃眼”。”
让秋所静简单的制作了一些下酒菜端了上来,李贤哲与温子仁和山姆&iddot;雷米,直接就在客厅里手握着一罐啤酒攀谈了起来。
夏季对于男人来说,莫非手中有冰镇啤酒更令人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