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陈逸的话语,古老笑着向陈逸讲述了一些玉雕的知识,让陈逸不禁感觉到收获丰厚。
玉雕玉雕,听多了,自然认为玉器是雕刻出来的,却没想到是用一些硬度大的东西一点点琢出来的。
在走到这些机器周围时,陈逸发现了旁边一些桌子上,摆满了各种玉器,大致一看,约有几十件之多,而且每一件都是十分的精美,看其玉料,与外面的劣质玉料大不相同,这是用了真正的和田玉或者翡翠雕琢而成。
这时,他们走到了一个机器旁边,一位老人正拿着一块玉石,正比对着什么,察觉到他们的来临,顿时抬起头,看了看,然后扶了扶眼睛,有些不悦的说道:“古老头,不是说了,不要让人来打扰我们吗,怎么又带着人来了,今天轮到你和老白值班,这有些不合格啊。”
“咳,这两位对于我们玉雕文化十分的好奇,而且这位陈小友,是一位鉴定师,对于玉石文化有些了解,所以我带着他们来看看,能够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我们岭州玉雕,这不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吗。”古老咳嗽了一声,然后笑着说道。
这老人看了看陈逸二人一眼,然后点了点头,“哦,鉴定师,那好,让他们不要说话,静静的在旁边观看就是。”
第267章 玉器的制作
“这位小友,不知你喜爱什么模样的玉器,我可以帮你做出来。”忽然,在机器后坐着的那名老人向着陈逸问道,他是知道古老刚才说这小伙子是鉴定师,对玉石文化有些了解,既然如此,那么就看他知不知道这些基本的常识。
“老爷子,有句话叫做因材施艺,不是我想要什么就可以做什么,而是要看这玉石适合什么,根据人的意志,无疑会损害大自然赋予玉石的灵性。”陈逸微微一笑,朝着这老人说道。
听到这番话语,这老人有些讶异,然后点头一笑,自顾自的在玉石上画了起来,而古老则是欣慰一笑,没想到陈逸心思灵敏,没有上这老头的当,回答的有理有据,这说明了其对玉石文化确实有着了解。
这老人手中所拿的是一块椭圆形的玉石,看着其中间靠下的地方,有一部分突起,老人拿起毛笔,在这玉石上圆了一个惟妙惟肖的人形轮廓,而这个轮廓所代表的人物,可以说是家喻户晓。
正是挺着大肚子的弥勒佛,以这块玉佩的特点来看,制作这弥勒佛可谓是再合适不过的了,那中间靠下突起的地方,正好可以作为弥勒佛的圆圆的肚子。
弥勒佛两个最为显著的特点,在华夏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一是那张比吃了蜜都甜的笑脸,二则是那一个圆滚滚的肚子。
看着老人随手几笔,便将这弥勒佛的轮廓在并不平整的玉石上勾勒了出来,陈逸面上带着认真,仔细观看着老人的动作。
学习玉雕,自然需要一定的美术功底,否则,只是根据自己内心所想去雕,那么雕出来的东西,大部分都会是失败品。
“陈小友,因材施艺,就是根据这块玉料的颜色,纹理和形状来设计雕琢题材,必须要最大限度的利用玉料,而且要尽量摒弃玉石上的一些绺裂暇疵,让玉石最美丽的一面,展示给众人。”看着陈逸认真观看的表情,一旁的古老不禁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