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脑海中的这些感悟中,他感受到的是一种喜悦,在喜悦之中,更包含着那一种平和自然,随着临摹的深入,喜悦悄然消失,所浮现出来的内心感悟,则是一种暗含天地至理般的宁静,修身养性,道法书法合二为一,这正是王羲之书法艺术能够达到登峰造极水平的原因所在。
换做之前在三清观玄妙阁中,他以指为笔进行临摹,或许还可以随时停止,可以现在,随着这感悟的深入,他已然完全沉浸入了这一幅珍贵至极的书法中,手指不断的进行书写,为了防止写在右腿上会影响心灵的感悟,他便在右腿旁边的空气中,书写起来。
书写的越多,他的感悟越深,原作者书写时的心理想法也是清晰的浮现,他的面上时而浮现出震惊,时而浮现出平静,此时此刻,脑海中所读过的一些道教书籍也是不断书法,让他的心灵更加的平静,而体内由太极养生功锻炼而来的气息,竟不受控制的自己从丹田中流了出来,按照太极养生功的吐纳路线,不断的快速循环。
由于是以指为笔,在空气中书写,陈逸的速度比在宣纸上要快许多,哪怕如此,也是临摹了二十余分钟,当临摹完最后的永和十二年五月二十四日山阴县写之后,他缓缓吐出一口浊气,面上露出了感慨,这一幅书法,绝对是王羲之真迹,他所感觉到的东西,绝不会出错。
从书法的意境中回过神来,陈逸向着旁边望去,面上顿时一愣,只见之前与他一样,在观看书法的郑老和夏老等人,此时正一个个站在他身边用直勾勾的目光望着他,而没有去看书法。
“咳,师傅,夏老,你们这是怎么了,光看着我干什么,难道这幅书法不吸引你们吗。”陈逸咳嗽了一声,心中有些发毛的说道,面对这么多双直勾勾的眼睛,这谁都受不了啊。
夏老此时看到陈逸清醒了过来,顿时快步走了过来,“陈小子,你刚才在干什么,快说。”
“刚才,我就是看着这书法,慢慢沉浸于其中,感受着里面的意境,夏老,这,这有什么不妥吗。”陈逸顿了顿,然后没有隐瞒的说道,他刚才用临摹术,确实在感受着其中的意境。
夏老一双眼睛瞪的滚圆,再次以那种直勾勾的眼神望着陈逸,“不妥极了,你刚才那番模样,分明是真正沉浸于了书法世界中,心灵受到极大的感触,而不由自主的以指为笔,临摹了起来,甚至我们在旁边叫你,你都没反应,不仅如此,你的周身似乎散发出一种平和气息,让我们的内心都仿佛受到了感染,简直让人难以相信。”
说到这里,夏老的面色变得凝重,“这是多少著名书法家,都未曾达到过,却一直想要达到的境界,我们几人,更是做不到,没想到你却是这么容易便沉浸于其中,无怪乎你会在这幅书法毫无神韵时,便能感受到其中的笔意,这恐怕真的是天意,借你的手,让这幅书法重现于世,老郑,我相信你的话了,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奇迹。”
郑老自得一笑,“早就说过,我所收的这个小徒弟,与众不同,有着超乎常人的领悟能力,没想到你还不相信,现在事实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我是夸你徒弟,又不是夸你。”听到郑老的话语,夏老翻了翻白眼,然后望着陈逸,眼中露出了如火一般的光彩,“这种心灵层面的深度感悟,会让人更加清楚明白的领悟到其中的奥秘,这恐怕也是陈小子书法画作进度飞快的原因所在。”
“之前这幅书法秘密没有解开时,就曾临摹出让人惊异的黄庭经,现在仅仅看了几眼,便沉浸入其中,不由自主的临摹,他日,如果他真的能够完全领会这幅书法,或许能够达到王羲之的境界,也不是不可能。”
陈逸面上不禁露出了惊讶之色,“夏老,师傅,你们已经确定这幅书法是王羲之的真迹吗。”
郑老并没有立刻回答陈逸的问题,而是和夏老相视一眼,最后把目光放在了面前的书法上,语气中充满凝重,“这一幅书法,让我们感受到了最为浓郁的笔意神韵,可以说比任何他人所临摹的王羲之书法,更加的清晰,更加的浓郁,哪怕是那些唐宋年代临摹的所谓真迹,也无法让我们的内心产生共鸣,而这一幅书法,无疑是做到了,如果它不是王羲之的真迹,那么世界上另外的黄庭经,恐怕连仿作都不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