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其师傅黎铿,更是著名端砚工艺家,其制作的砚台曾有许多国家机构予以收藏,像天京博物馆,工艺美术馆,甚至人民大会堂都珍藏了一方砚台。
以一批瓷砚,换取这一方砚台,可以说是十分值得的事情,金钱之类的报酬,与艺术品根本无法相比,这一方砚台虽然是现代制作的,但是以陈逸来看,也要价值二百多万人民币。
观赏完砚台之后,丁润便开始为陈逸研墨,而陈逸则是在闭目养神,那一幅王羲之的真迹,在一些老爷子观赏了一个月之后,由郑老交还给了陈逸,毕竟以现在陈逸所书写出来的黄庭经而言,绝对比他们要强上几倍不止。
由陈逸拿着,不时的临摹,比起他们有着更大的用处,更会取得很大的成就,而他们,有着陈逸之前全力临摹的那一幅黄庭经就够了。
第652章 令人震撼的书法
现在这一幅王羲之黄庭经真迹,便在陈逸的储物空间中所放着,虽然现在无法拿出来,但是在储物空间中,他依然可以观看,可以使用临摹术,进行临摹。
待到丁润研好墨后,陈逸出言谢过,便拿起毛笔蘸上墨汁,将一部分心神放入储物空间之中,看着里面展开的书法,使用了临摹术。
现在他的高级鉴定术,也仅仅只能鉴定一千五百年之内的物体,也就是公元对于这处于公元300年前后的晋代王羲之的作品,却是无能为力,哪怕只差两百年,也是无法鉴定成功。
使用了临摹术后,那一种熟悉又浓郁的感悟,再次涌入脑海之中,陈逸细细品味了一下,然后开始在黄绢上书写起来。
看到陈逸开始了书写,在其身旁的丁润,朝着林天宝和赵玉江二人做了一个禁言的动作,然后站在其身后不远处,向着陈逸所写过的字迹望去。
待到陈逸写完了几行字迹后,他们在身后才看到了字迹,这一望之下,林天宝和丁润二人面上一下露出了震撼之色,这几行字迹简直是让他们难以相信。
古玩收藏家,是玩文化的,自然对于书画有着一定的了解,甚至有一定的水平,那么王羲之的黄庭经,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他们也见过许许多多的黄庭经近现代临摹之作,但是无一人能够比得上陈逸这几行字迹。
在这些字迹中,他们二人感受到了浓郁的王羲之笔意,这种笔意,他们也只有在古代书法大师临摹的黄庭经上,才能感受到的。
这一种笔意,极为浓郁,又非常的清晰,其无论字体,还是其中的神韵,都有着王羲之的身影,这仿佛不是临摹王羲之,而是得到了王羲之的真传。
此时此刻,对于陈逸的书法水平非常高的事情,他们二人没有了任何的怀疑,有的只是内心深深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