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这幅书法,丁润和林天宝对于陈逸在书法上的成就,已然没有了任何的疑惑,“陈小友,在这幅书法上,我看到你在书法上所付出的努力,这上面的字体简约而凝重,就像是汉代竹简的风格一样,在其中却又有着自然雄阔之意,气韵生动,沉着痛快,让人看着也是非常赏心悦目。”
“更难能可贵的是,你将这些许多名家的风格完美融合,这没有极大的领悟力,以及每天的练习,绝计无法做到。”
说着,丁润指了指自己旁边的绢本黄庭经,“如果说这个书法代表着你在王羲之黄庭经上的临摹水平,那么这幅章草,应该就是代表着你在草书书法上的真正水平,我现在都有些羡慕林老板了,等到有机会,我一定要请你写一幅小楷书法,而不是临摹之作。”
“哈哈,丁老弟,你就不要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了,每一个书法名家和大师的成长过程中,必然少不了临摹,你见过近代有哪一位书法家,能够临摹王羲之黄庭经到这种形神兼备的程度,要不我们换一换怎么样。”此时,听到丁润的话语,林天宝哈哈大笑着说道。
古代一些书法家,也有许多临摹的作品流传下来,通过这些作品,自然可以看到这些书法家的成长过程,临摹其他书法家的作品,不是简单的仿写就行了,而是要学习其中的笔法结构,气韵变化,掌握之后,融会贯通,化为己有,这是临摹的目的所在。
“哼,林老板,你想激我,没门,我不换,王羲之所流传下来的黄庭经,只有模糊不清的碑帖,能够得到陈小友这幅笔意浓郁之作,这是一件极为难得的事情。”丁润则是冷哼了一声,故作姿态说道。
“哈哈,你不换,我也不换,这两幅书法上都有我们各自的名字,换也换不了,小逸,我的收藏品里并没有花神杯,你既然为我书写了一幅章草书法,那么我便以张弼的千字文来换,这幅作品其中有着章草笔意,或许对你有些用处,不知你意下如何。”林天宝大笑了一声,然后看着这幅章草千字文,沉吟了一下,向着陈逸说道。
听到林天宝的话语,陈逸有些惊讶,张弼的千字文,这个人是明代著名的书法家,字汝弼,家近东海,故号东海,晚年称东海翁,善草书和行书,他的书法取自于狂草张旭和怀素,虽然如此,但是在他的一些作品中,也曾加入过章草笔意,其求新求变的书风,甚得一些人的喜爱。
“林叔,这张弼的书法真迹可是不多见了,你真要换。”陈逸不禁说道,张弼活着的时候就已然闻名全国,学他的人很多,甚至海外之国也来到大明国土求购其书法笔迹,到晚明时,他的真迹便不多见了。
第662章 等待结果
到了现代,张弼的书法更是极为难得,陈逸在岭州时,翻看一些拍卖目录,记得其中根本没有多少他的书法出现。
张弼的书法,有古代名士曾言,好到极处,俗到极处,这自然是有着精粗优劣之分,俗到极处虽然是贬意,但好到处极处,却又是非常的褒意之词,上拍的一些书法,大多都是粗劣之作,不值一提。
哪怕粗劣之作,其真迹也是非常的少,由此可见张弼书法的稀有。
而现在林天宝能够拿出来这幅书法,又明言对他有些用处,那么绝不会是一些粗劣之作。
“如果能帮助你在草书道路上越走越远,这一幅书法又有什么值得留恋的,更何况,你也帮了我不少的忙,现在外面那么多人争相进入集珍阁,就是出自你的手笔,不过那幅书法在我家中珍藏着,并没有在店中,明日我会带来给你。”
林天宝没有丝毫犹豫的说道,陈逸帮了他这么多忙,这一幅张弼的书法实在不算什么,哪怕在价值上比起桌子上的章草要高一些,但是他并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