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1页

“各位,既然这次我是东道主,那就我就第一个拿出自己珍藏的器物了,我所拿出来的东西,是清乾隆的一对豆青釉葫芦瓶,各位请观赏。”说着,卫家明将两件盒子从旁边的桌子上拿了上来,打开一看,露出了两个淡青色的瓷葫芦。

卫家明将其中一个葫芦拿在手中,笑着说道:“这豆青釉虽然不如陈先生的柴窑那般的美丽至极,但也是有着别样的风采,而且葫芦的造型非常优美,更有着美好的寓意,此葫芦更是采用了接近真实葫芦的原生之色豆青釉,质地匀净,色泽淡雅,可谓是醉人心扉。”

“而此釉色与造型之葫芦瓶,唯有乾隆,嘉庆,道光三朝有烧制,其中以乾隆年间的作品最精,独步于三朝,而且此葫芦形釉俱佳,品质卓越不凡,我查阅了近二十年的拍卖资料,根本没有成对拍卖的豆青釉葫芦,可谓是孤品,而且一般的葫芦器盖,都是遗失后来配上的,而我这一对葫芦,其器盖也是与器身一样,为乾隆时代,可谓是同品之冠。”

“好了,我的叙述完了,请各位欣赏。”说着卫家明将两件葫芦轻轻的放在了右手边的桌面上。

在其右手边的第一人,拿起了其中一只葫芦,开始仔细的观看起来,这豆青釉色,确实与葫芦本色相差不大,而且釉色纯净,看之造型优美,非常漂亮。

葫芦经过众人的数手,慢慢的传了过来,每一个人都不禁为这器型的优美和釉色,而充满感叹,轮到陈逸与袁老时,二人各拿起了一件葫芦,开始了观赏。

对于拍卖行的资料,陈逸也是有着诸多了解,在近二十年间,确实没有成对的豆青釉葫芦瓶拍卖,这一对可以称得上是孤品,就像是卫家明所说,这器型优美,釉色纯净,色泽淡雅,非常美丽,在其底部,有着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以他的眼光来看,是官窑精品无疑。

这豆青釉论及美丽之上,确实与柴窑的雨过天睛云破处的釉色无法相比,但是就葫芦而言,这种釉色是最接近葫芦的原生之色,与葫芦搭配在一起,可谓是相得益彰。

这一对葫芦单一出售的话,每一件最少也能达到五百万以上,而成对出售,价值足可以达到一千四百万甚至一千五百万左右,可以说是瓷器中不可多得之物了。

陈逸没想到这第一件器物,会如此的优秀,使得他对于接下来要展示的古玩,充满了期待。

第860章 奇怪的画作

“陈先生,你觉得这葫芦瓶与你的柴窑相比,哪件更好一些。”这时,看到陈逸拿着葫芦瓶观看,坐在旁边不远处的周子民不怀好意的说道。

他自然想要看到陈逸贬低葫芦瓶,抬高柴窑,那样一定会引来卫家明的不悦,同样也能让人看到陈逸狂傲的一面。

卫家明面色再次沉了下来,朝着周子民望了一眼,这个家伙真是唯恐天下不乱,之前的几次聚会,虽然也是十分的自傲和喜欢炫耀,但没有今天这么的过分。

虽然这周子民所对付的是陈逸,但是却把他拖下了水,“周先生,现在只是观看古玩,还没有到讨论的时候。”他没有犹豫,开口说道,话语中充满着凝重,似乎在对周子民进行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