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8页

陈逸看了看木村一健手中的瓷器,确实是明宣德年间的官窑精品,这种造型的瓷器,也是不可多得,只是他觉得这家伙脑子好像有些问题吧,有些过于自大了。

他现在似乎明白木村一健能够成为一位收藏家,不是因为这家伙对古玩文物的了解,而是因为其祖父和父亲,给其留下了这些沾满鲜血的众多华夏古玩文物。

“木村先生,你确定要拿这件瓷器,换我的一幅书法吗。”陈逸面带笑容的问道。

木村一健摆了摆手,“虽然这件瓷器非常珍贵,比你的书法还要价值还要高出不少,但是为了表达我对你书法的喜爱,其中的差价,就当赠送给你了。”

这时,陈逸还未开口,佐藤新介便笑了笑,“木村先生,你真的没听出陈先生话语中的意思吗,你是按照什么时候的标准,来衡量陈逸先生的书法价值的,你这件瓷器,在拍卖会上,最多不过三千五百万左右,而陈先生现在的书法价值,要远远超过你的瓷器。”

第1026章 收藏品展示

木村一健顿时怪异一笑,“陈先生之前书法的拍卖价格,都是在一二千万左右,就算现在有了名气,我觉得以这件瓷器,也应该能够得到一幅书法了。”

“佐藤先生,莫非你还认为陈先生的书法,能达到四五千万吗,要知道,就算是郑板桥的书法,也不过一二千万而已,这件瓷器,在我看来,换取陈先生的书法,绰绰有余。”

听到木村一健的话语,安藤信哲顿时笑了,“郑板桥,木村先生,郑板桥确实是一位书法名家,而且早年学书十分刻苦,写众家字体均能神似,只是感觉有些不足,最后在个人感悟的基础上,另辟蹊径,创造出了板桥体,也就是六分半书,可谓是一种大胆的创新。”

“当然,这一种创新,是郑板桥在之前一些书法基础上,进行的创新,并且融入了自己画竹的笔意,由此大书法中形成了一种波磔奇古形翩翩的兰竹精神,他这种独创的书法,确实很有价值。”

“只不过,以我看来,陈逸先生在书法上的功底,要超过郑板桥,那一种板桥体,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欣赏到其中的笔意,而陈逸先生所独创的行书,却是可以让许许多多人为之惊叹,现在书法界有些混乱不堪,陈逸先生是近几百年来,唯一一个独创书体的人,他的书法,非常珍贵,三四千万,那恐怕只是起步价而已。”

陈逸笑了笑,郑板桥也是他最为敬重的一位书画家,不仅仅书画水平很高,而且在秉性刚直,犹如他所画的竹子一样,由于不满当局腐败,他罢官归乡,所写出来的诗句,多是体恤民间疾苦之作。

而其书法,正应了杨州八怪那一个怪字,用隶体掺入行楷,自称六分半书,其画,多以兰草竹石为主,以兰竹之笔意入书法之中,求书法的画意。

在隶书之中,有一种笔画多波磔的八分书,所谓六分半书,其意大体是隶书,但掺杂楷,行,篆,草等别的书体,由此可见郑板桥对于古代各书体的钻研之深。

他所创作的书法,大小,长短,方圆,肥瘦,疏密错落穿插,如乱石铺街,纵放着规矩,看似随笔挥洒,整体观之却产生跳跃灵动的节奏感。

对于郑板桥的这一种书风,有人赞誉,也有人批评,至今仍然能够引起书法家们的激情和纷争,仅此一点,足见郑板桥书法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