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0页

可以说徐渭除了在入幕府初期是春风得意之外,一生的其他时间,都是悲剧而痛苦的。

现在距离徐渭出狱也有了十余年的时间,可是这短短的些许年月,根本无法消除他内心的抑郁和仇恨。

对于徐渭为何会在陆子冈的作坊门前,陈逸在一些史料记载中,知道了陆子冈可能与徐渭相识。

因为徐渭曾经写过一首称赞陆子冈的诗句,名为《咏水仙簪》,“略有风情陈妙常,绝无烟火杜兰香。昆吾峰尽终南似,愁钉苏州陆子冈。”

“陈小友,为何听到了陆师傅今日不归的消息,便如此模样了呢。”这时,看到陈逸呆在了原地,老人笑着说道。

陈逸连忙回过神来,笑着拱手说道:“老人家,听闻陆师傅玉雕技艺技压群工,盛名天下,所以特来拜访,现在却是得知如此消息,一时之间有些失神了。”

“哈哈,无妨,无妨,拜访不了他,先参观一下他的作坊也是可以的。”老人大笑了一声,摆手说道。

“哦,莫非老人家还能让我进入作坊不成,一开始我就觉得您老或许与陆师傅相识,没想到我猜对了。”陈逸有些惊讶的说道。

说起来这徐渭也是一位值得敬佩之人,其自杀和杀妻之举,在晚年的一书中曾有记载,“病易,杀张下狱。”

在古代,“易”即“癔”,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精神病,意思是他在精神失常的情况下,杀死了妻子。

东南沿海遭受倭寇频繁骚扰,徐渭一方面以诗歌对此进行尖锐的抨击,一方面满怀热忱的投入到抗倭战争中,虽然他身无一职,却几次换上短衣,冒险随军队来到前线,观察形势,记录战事经过,分析成败原因,向有关官员提出破敌方略。

虽然其一生未曾中举,但是却以秀才之身,获得了明代三大才子之称,并在书法和绘画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之前就称赞小友机灵,确实如此,走吧,随我进作坊观看一二,明日再来拜访陆师傅吧。”说着,老人收起棋盘,站起身来,朝着作坊门口而去。

陈逸见状,将棋盘接到了自己手中,并且向老人问道:“老人家,敢问高姓大名。”

“姓名只不过是个代号罢了,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叫我青藤老人。”徐渭摆手一笑,无所谓的说道,话语中充满了苍凉之意。

听到这句话,陈逸轻轻点了点头,既然徐渭不想让人知道,他也不想去揭破了。

如果不去意外的话,这位老人将会在八年之后,悲惨离世,陈逸觉得,对于徐渭,他的内心也是充满着一些敬意,现在既然来到了这个世界上,就应该让这老爷子度过最后的美好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