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0页

“子重公子,哪怕我不说,只要你去想想从小学习草书的过程,就可以知道,我学习章草至今,最大的缺陷是什么了。”陈逸看着王操之,并没有去直接说明他悟到的东西,而是如王羲之跟他说的话一样,去提醒。

听到陈逸的话语,王羲之略带几分赞许的点了点头,虽然子重已然经历了草书学习的过程,这种明悟对于他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帮助,但如果自己明悟的话,却可以让其心境畅通。

就像是解答一道难题一样,自己解答出来,那是有着一种极大的成就和满足感,而如果让别人帮助解答出来,那内心所出现的只会是遗憾或是惭愧。

在陈逸说过话语之后,王操之回想了一下自己学习草书的过程,和刚才陈逸与自己父亲的对话,面上恍然大悟,“多谢先生,我已明了。”对于他来说,这个问题十分的简单,可是却被章草这一个迷雾遮住了眼睛。

陈逸笑了笑,走到了桌前,看着自己的书法,接着说道:“之前被先生提醒之后,我确实在想,这幅书法会有什么巨大的缺陷,后来经过他的再次提醒,我明悟了,这种缺陷并不是章草书法本身,而是章草的未来。”

“书法能够流传至今,而长盛不衰的原因,就在于,每个时代,都会有一些书法家结合自身和时代特点,创造出一个个新的书体,就像是章草一样,由各代书家不断的创新,才慢慢变得成熟。”

“不仅如此,书法还会随着时代不断变化,就像是汉魏之时的古朴厚重,还有现在晋代的飘逸自然,这是时代的因素,可以说是时代影响了书法家,然后书法家再结合自身,进行书体的创新和创造。”

说到这里,陈逸面上露出了一抹感慨,“想要在书法上不断的进步,获得更高的成就,唯有紧随时代的步伐,去学习,去创新,对于现在这个时代而言,章草已然并不适合了,而在章草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今草,是草书的另一个高度。”

第1283章 书法感悟

“先生所说的最大的缺陷,也就是我只将目光放在了章草之上,想方设想去提高章草的功力,却是忽略了去追求草书更高的境界,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放弃章草,只是用章草作为基础,来让草书提高到另一个高度。”

“至于章草本身,同样可以继续去练习,或许一些书法家一生只想练习章草,而不去练习今草,这同样可以,但是想要追求更高的书法成就,就必须要紧跟时代。”

陈逸缓缓的说出了自己内心的一些感悟,在现代世界,经历了几千年变化的书法,已然让他内心的感悟更加的深刻。

人类社会在发展进步,而书法也是在进步,从开始秦代统一六国时的小篆,到汉代成熟的隶书,草隶再到章草。

三国时期,隶书开始由汉代的高峰地位衍变出楷书,又成为书法的一大主体,紧接着,两晋时期的行书,还有发展成熟的今草,每一个时代,书法都有着不同的变化。

当然,前朝的书体,你同样可以去书写,同样会有人欣赏,但是想要在书法上获得更高的成就,就必须紧随时代的步伐,去创新。

就像是王羲之,无疑是书法创新的最为著名的人物,结合自身和时代,所写出来的书法,旁人都是视若珍宝,更在后世,得到了许多人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