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5页

“许先生清谈玄理之名,名扬天下,又如何能是无名之辈呢,比起先生来,无名之辈应是我才对。”陈逸笑了笑,这许询在永兴隐居之前,清谈玄理的声名就已然非常显赫。

魏晋八君子之一,东晋著名清谈家刘真长,就说过许询才情过于所闻,只不过刘真长无意贬低许询,只是说他的名声实在太大了。

“有趣的年轻人,之前听闻逸少兄说你书法才气惊人,气度不凡,我也有些怀疑,现在书法我未得见,这气度却真是不凡。”看到陈逸面上的平和之色,许询笑着点了点头。

陈逸笑着拱了拱手,“多谢许先生赞誉。”

王羲之则是摆了摆手,“想要见识书法,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轻云,昨日已经说好,今日你要把行书展现出来,我们现在前往书房如何。”

“就依先生所言。”陈逸点了点头,今天来到王羲之府上,除了要学习将章草转化为今草之外,便是要展现他的行书。

“哈哈,那我们就前往书房,一观轻云之行书。”王羲之大笑了一声,带着众人向着书房而去。

王操之和王献之的面上,露出了一抹浓浓的期待,陈逸的小楷和章草都是那般不凡,这行书留在了最后,或许会更加的出色。

至于那位许询,面上也是充满了期待,对于王羲之的书法能力,他十分的相信,能够值得王羲之如此看重之人,也定然有着不凡的能力。

众人一块来到书房之中,陈逸站在了桌前,拿了一张蚕茧纸,这光滑的纸张,无疑是书写行书的最好工具。

而王献之此时也是连忙来到了桌前,要为陈逸研墨,旁边的王操之看到这一幕,面上不禁露出了一些气愤,能够在桌前研墨,就可以最先观看到陈逸的这幅行书书法。

对于今日所书写的书法,陈逸心中已然早有决定,在王献之研墨之时,他缓缓闭上眼睛,将要书法的内容,在脑海中过了一遍,并且让自己的心境变得更加平静。

哪怕现在没有书写一个字,单单只是站在桌前,王羲之等人就从陈逸的身上,感受到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气息,这气息之中有着平和,也有着飘逸。

“先生,墨已研好。”很快,王献之研好墨后,朝着陈逸说道。

陈逸缓缓睁开了眼睛,轻轻点了点头,然后提起笔,在砚台中蘸了些墨水,开始挥笔书写起来。

他所写的内容,亦是在之前就已经写过数次,正是三国时期曹植所写的一个辞赋名篇《洛神赋》,这是其模仿战国时期宋玉《神女赋》中对巫山女神的描写,叙述自己在洛水边与洛神相遇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