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荷花,许多文人和画家都给予了很大的关注,在汉代乐府歌辞盛行时,产生了许多优美的采莲曲谣,之前他觉得这些描述荷花的曲谣还不错,可是现在,与陈逸这一段话比起来,差得太远了。
这可以说是他听到过的,最能代表荷花的句子,仅仅十余字,便将荷花的品质表现了出来,让人为之向往。
听到许询的话语,陈逸愣了一下,心中有些无奈,他实在不是故意的,只是随口就说出来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一段名句,出自于北宋著名理学家周敦颐的《爱莲说》一文之中。
周敦颐为人清廉正直,襟怀淡泊,平生酷爱莲花,以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来从中衬托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更是从中表示自己对追逐名利,趋炎附势之世风的鄙弃。
第1293章 爱莲说
而这荷花之所以会成为君子之花,就是因为周敦颐的这段名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被许多文人雅士奉为至理,只是说说简单,能够做到者,十人之中,又有几人呢。
许询的话语,让现场几人都是回过神来,王操之和王献之面带惊色的望着陈逸,那一段名子确实妙不可言,可是让他们震惊的,露出却是陈逸的悟性。
从鱼群之中,他们或许会和陈逸一样,悟出那些道理,可是在荷花之上,他们恐怕却是无法悟出陈逸所说的那些至理。
荷花出淤泥而不染,以章草为养份,吸收入今草之中,仿佛让他们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一般。
自从与父亲移居金庭之后,这楼阁之上,他们也是常常过来游玩,那一处小湖,是他们最喜欢的风景,可是看到一年多的时间,他们却是无法感悟出陈逸所说的那些东西。
或许是他们没有处在陈逸转化书体的情况之中,但是,他们觉得,就算处在这样的情况之中,在荷花之上,他们也不可能感悟得到。
从昨天陈逸来到这里之后,他们便从陈逸的身上,发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之处,与陈逸比起来,他们相差太多太多了。
“确实是妙不可言,轻云,对于这处风景,你的感悟之深,出乎了我的意料,更加让人惊叹的则是由荷花所领悟到的东西,堪称精彩至极。那一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对荷花最好的描述,你由此悟出来的道理,就像你所说的,会成为你书体转化最为关键的所在。”
说到这里,王羲之感慨万千,“有了你这番感悟,由此而转化的今草,或许会更加的精妙绝伦。”
“先生过奖了,有了你的提醒,我才会去感悟,否则的话,就算看到荷花,恐怕也想不到这个方面,也正是因为那一段对于荷花的描述,使得我心中产生了一些感悟。”
陈逸拱手一笑,提起荷花,恐怕现代许多人的脑海中,就会浮现出这一段话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虽然想起这段话,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够悟出来,但是正是靠着这段话为引导,他才能得到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