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逸和另外一名文物专家,则是观看着那数百件珍贵的唐代绢画,每一件都可以说是精品之作,将佛教的一些人物描绘的栩栩如生。
只不过有一些绢画则是看起来惨不忍睹,让人叹惜,这正是大英博物馆方面的保养水平所造成的。
斯坦因带回来的敦煌绢画在运回小不列颠之后,按照承诺,把其中一部分交给资助他前往华夏的东印度公司,只不过为了凑数,甚至将一些完整的绢画撕成两半,这些交出去的绢画至今仍然藏在印度,而没有公开。
剩下的这些绢画被留在了大英博物馆中的斯坦因密室中,只是千年的绢画经过这些折腾已经脆弱不堪,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小不列颠人便开始将它们一一装裱,进行保养维护。
只是华夏古绢画的修复和装裱方法,岂是这些外国人所能懂得的,最后就是简单的将绢画一一贴在类似于牛皮纸的硬纸上,由于绢本身的弹性,他们粘贴时展开不够或者过度,造成了许多佛像菩萨脸部身体变形。
这些事情,还是当时进入了斯坦因密室的那名华夏专家,经过一系列的参观后,所披露出来的,还展示了许多图片,不过后来,小不列颠人意识到错误的严重性,不得不从华夏请来老装裱画师进行指导,此后,所剩的绢画才改由宣纸贴附,只不过,另外贴在牛皮纸上的绢画,却是无法还原了。
陈逸慢慢的观赏着这些绢画,欣赏着华夏敦煌的灿烂文化,同时也在鉴定着这些文物,吸收着其中的鉴定点,他来到大英博物馆,不仅仅是观赏和得到鉴定点这么简单,而是为了寻找一些可供他进行计划的文物。
只不过来到大英博物馆,不进这斯坦因密室怎么能行,这一个密室中的文物,其价值,恐怕要超过一个大展厅,而斯坦因所付出的,仅仅只是千余两银子罢了。
这些文物,并不是摆放在柜子里,直接展示,有些甚至锁在盒子里,需要由工作人员打开,而整个密室的温度都是有着严密的控制,恒温恒湿,以便于更好的保护这些文物。
第1364章 顾恺之《女史箴图》
在华夏各大博物馆中,一幅唐代绢画,几乎可以称得上是镇馆之宝,每一幅都是非常的珍贵,现在基本上所发现最早的绢纸书画类作品,是隋朝的一幅游春图,接下来的,便是唐代的一些作品,数量极为稀少,现在而言,一页宋版书价值都非常的高,更不用说这些唐代书画作品了。
不过,之前最早的绢本书画是隋唐时代的,而在陈逸所发现的那幅王羲之真迹出现之后,现在最早的绢纸书画,已然达到了东晋时代,距今一千六百余年。
而在这斯坦因密室之中,却是有着数百件唐代绢画,珍贵程度,可想而知。
这一幅幅唐代绢画都是那些僧人所描绘的自己的信仰,上面一幅幅佛像,栩栩如生,或许这些僧人的画功,比不上古代一些著名的画家,但是其中所蕴含的意义,却是非常的大。
随着时间的推移,陈逸和另外几位专家,终于看到了那幅有着大英博物馆“镇馆之宝”之称的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唐代摹本。
这一幅唐代摹本,被专门锁在墙壁中的一个保险箱中,哪怕有人得以进入斯坦因密室,都不一定有机会看到这一幅画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