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他能够提供的证据非常的少,但是却有着一个极为关键的证据,因为他触摸过这一部手稿,并仔细观看过第一页,所以,在这部手稿上,一定有着他的指纹存在。
如果陈逸是在购买的时候,将手稿混放进去,那么绝对不可能将手稿放在最上面。
在新闻画面中,那一名收购站的管理人员大义凛然的说道,哪怕他知道这个起诉,最后很有可能会失败,但是他也要走出来,让世人看看陈逸真正的嘴脸。
这一个看似有着一些漏洞的诉讼请求,却是意外的获得了这一处地方法院的接受。
而且地方法院相关人员,也是通过媒体表示,他们将会在受理之后,向陈逸正式发出调查通告,要求其协助调查,并且在开庭判决之前,这部手稿处在纠纷阶段,陈逸无权进行处置,一个星期后的拍卖会,也被会取消。
这些媒体所发布的新闻,以一种极快的速度传播着,在这些发布新闻的媒体中,也是有着世界知名的大媒体,断然不可能在这件事情上造假。
而在消息传出去之后,更有许许多多的媒体,前往这处地方法院进行采访,果然新闻上的事情,得到了证实,关于那位收购站管理人员起诉陈逸有关手稿的事情,已经立案,他们也是派了工作人员,向陈逸递交了法院通告,同时也派人封存了收购站的监控设备,准备做进一步的调查。
在消息证实之后,顿时得到消息的人,皆是一片哗然,有很多人都不相信,这怎么可能,陈逸的手稿,怎么可能是偷拿出来的,这绝对是小不列颠政府的又一次卑劣的手段,企图通过这种方式,取消几天后的拍卖会。
很多人不相信,可是也有一些人充满着怀疑,难道陈逸真的像新闻里说的那样,将手稿偷偷放入了背包之中,然后拿出来的吗,正如那位管理人员说的一些,淘宝捡漏的人,一般是不会将宝贝主动显露出来的。
如果陈逸的手稿混在了其中,那么这名管理人员在看不到的情况下,也是触摸不到,上面一定会没有指纹。
小不列颠政府内阁成员和一些高级官员,也是很快得到了这个消息,许多人充满着愤怒,没想要竟然有人背着政府,用这种卑劣的手段,来继续对陈逸进行逼迫。
卡罗特首相命令那一处伦敦地方法院的法官,立刻前来首相府,对此次事件,进行详细的解释,同时,内阁成员和一些高级官员再次聚集在这里。
那位地方法院的法官来到了这里,无论首相和这些官员如何询问,他只是咬死了这是根据法律做出的决定,这部手稿究竟有没有纠纷,必须要等到调查之后,才能得知结果。
随后,民众对于此次事件的评论,也是被送到了会议桌了,虽然大部分人依然支持陈逸,认为这是小不列颠政府的又一次卑劣手段,但也有一部分人,对这件事件有了怀疑,对陈逸得到手稿的过程,也是有了怀疑。
看到评论不再是一面倒的现象,一些强硬派官员内心又在蠢蠢欲动了,他们仿佛在这次事件上,看到了一些转机,因为那名管理人员信誓旦旦的表明,在这部手稿上,一定有着他的指纹。
哪怕最后这起案件失败了,那么陈逸手稿的拍卖会,也无法如期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