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0页

而自从去年王羲之小楷黄庭经真迹出现之后,很多的人,都投入到了临摹黄庭经的行列之中。

因为这是王羲之真正的真迹,与其他人临摹的书法或是碑帖不同,可以让他们从中感悟到更多的真意。

王羲之这一幅小楷真迹的出现,可以说是为华夏书法的复苏,加了一把熊熊的烈火,更加使得学习小楷的人,也是越来越多。

“这第一幅书法看起来有一些王羲之的真意,大家仔细看看,然后打分。”看到这幅书法,吕老笑着说道。

临摹学习他人的书法,学的自然是真意,这次王羲之杯书法大赛上,一定会有许多蕴含真意的书法出现,所以,对于这第一幅书法中,那并不浓郁的真意,几位评审都没有半点惊讶。

毕竟他们在之前就常常观看陈逸的书法,后来又仔细看过王羲之的真迹。

之后,众人皆是投入到了书法的观看之中,陈逸所写出来的小楷黄庭经,能够让他们沉入其中,而这幅书法,却是不能做到。

为了能够更好的评审出合格优秀的书法,避免争论,这一次的书法评审原则,也就是打分制,现在他们的观看,可以说是初审,满分是一百分,一共有四位评审,只要有两位评审的打分超过六十分,就可以通过初审,进入之后的复审之中。

至于那些在初审中,无法达到要求的作品,自然被直接淘汰,而不再进行下一步的审核。

复审的话,更加严格,需要有三位评审同意,才能够进入终审,在终审中,将会挑选出六百个入展作品,并且在入展作品中,挑选出二百件进入下一轮的比赛,这都必须要有四位评审全部同意,才能够确定。

这一幅书法的观看,并没有花费太长的时间,当然,如果是陈逸的书法真迹,他们根本无法在很短的时间,从那意境之中脱离出来。

等到众人都看完之后,吕老笑着问道:“陈小子,王羲之小楷黄庭经,说起对这种书体的了解,整个世界都比不上你啊,你先说说吧。”

论起王羲之小楷书体,陈逸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权威的存在,所临摹出来的小楷黄庭经,充满着王羲之的真意,数百年来,还没有一人能够达到陈逸这种境界。

“是啊,陈大师不开口,我们都不敢说话啊。”这时,另一位老爷子也是开玩笑似的说道。

听到这些老人的打趣声,沈羽君有些忍俊不禁,这一次书法大赛的评审人员,基本上都是国内数得着的书画家,她或多或少都接触过。

随着品艺画廊的不断壮大,她本人对于书画的鉴赏,还有对画廊的管理能力,都在不断的提升着,现在无论是华夏书画,还是西方油画,她一眼就可以看出其艺术价值有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