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3页

致使唐朝建立时,无传国玉玺,唐太宗李世民也只能刻数方玉玺,聊以自慰,只不过在贞观四年时,李靖率军讨伐突厥,萧后及杨政道返归中原,带回了传国玉玺,自此玉玺归于李唐,至于是不是真的,尚在争论之中。

第二条是在后唐灭亡时,末帝李从珂怀抱传国玉玺登玄武楼自焚,传国玺自此消失,而郭威建立后周时,遍索传国玺不得,无奈携皇帝神宝等印玺,一直传到北宋。

第三条则是北宋哲宋时,有一位农夫在耕田时发现传国玉玺,送至朝廷,经过十三位大学士依据前朝记载多方考证,认定为始皇帝所制的传国玺,当时朝野有识之士都怀疑是伪造之物。

而到了北宋末年,宋徽宗喜好风雅,增刻印玺十方,有很多人讥讽这是在画蛇添足,其实宋徽宗有淡化传国玉玺地位的深意。

金兵破汴梁时,徽钦二帝被掠,传国玺被金国掠走,此后便销声匿迹。

后来在元朝包括明清时,都有传国玉玺出现的传闻,只不过是真是假,都无法确认。

陈逸所要做的,就是根据这几条重要的信息,来确认传国玉玺最后消失的时间,还有它的地点。

如果能找到它被埋藏在了某个皇帝的墓穴之中,这就比较好办了,毕竟在墓穴之中,保存至今的可能性最大,而如果是在某些人手中隐藏了起来,那就需要进一步的寻找探索了。

在得到这些重要的信息之后,陈逸便开始在天京各大博物馆游历,观看鉴定着一些文物,特别是那些收入宝库,而没有公开展出的珍贵之物,一边寻找着进入副本世界的合适文物,一边吸收着鉴定点。

第1461章 开始寻找玉玺

寻找传国玉玺,是一件漫长的事情,自然要准备好足够的鉴定点,来应对各种情况的发生。

虽然传国玉玺消失的年代,都是兵荒马乱,但是对于拥有着太极养生功和轻功,以及鉴定系统的他来说,实在是不用有任何的担心。

寻找传国玉玺最方便快捷的方式,不是从第一个信息开始,而是从玉玺最后销声匿迹的时间。

从第一个信息,唐朝或是宋朝,存在传国玉玺的可能性非常的大,而且玉玺很有可能在接下来继续流传,所以必须要一路跟踪下来,才能可能找到玉玺最终隐藏的地点。

而从玉玺最后销声匿迹的时间去寻找,那么很有可能直接找到玉玺的隐藏位置,如果这最后的玉玺是假的,自然是需要向前面的朝代追踪。

传国玉玺最后销声匿迹的朝代,就是宋靖康元年,金兵破汴梁,徽钦二帝被掠,传国玺被金国掠走,此后便是无影无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