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逸也没有过多的废话,简单的介绍了一下书法大赛的进度,以及这次展览的相关流程,同时,向着旁边的评审团队,以及现场的观众,致以了感谢。
开幕仪式结束之后,九点整,品艺画廊正式开放,广场上的近千人,在安保人员的指引下,开始有序的进入画廊中。
进入画廊的大厅,他们再次看到了这与众不同的两种风格,右为古,左为今,现在,右边所挂着的是成年组的书法,而左边所挂的,是青少年组的书法,这也是预示着,成年组是书法的现在,青少年,是书法的未来。
此时人群开始在大厅中分流,有些人去了右边,观看成年组优秀的书法,而有些人则去到了左边,观看青少年组的书法。
六百件入展作品在品艺画廊的展览顺序,都是随机打乱的,没有一定的次序。
展览的位置,也是与平时品艺画廊的展览一模一样,并没有为了节省位置,而将几幅书法上下挤在一起。
第一天,是完全属于游客的,而到了第二天,六百名书法作者,才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依次进入品艺画廊中观看,寻找属于自己的书法。
成年组的书法,每一件,都是非常优秀,如此优秀的书法,有些作者的名字,很多人却是连听都没听过,可见之前书法的没落程度。
六百件入展作品,相互之间的水平相差并不是很大,但是其中也是非常优秀的作品。
青少年组的书法水平,自然是比不上成年组,但是却是一个个少年所写出来的,在字迹之中,很多书法爱好者,都能看出他们在书法上的天赋与灵性。
之前书法没落的时候,学习书法,除了自学之外,便是进入一些书法培训班,或是找关系进入一些书法家的门下,除了有个别大学设置了书法专业之外,所有的中小学,几乎都没有开展书法课程。
对于华夏文化的继承,也仅仅存在于口头上,仅仅通过书本上的知识来了解,就算是开展了画画的课程,所教导的也都是西方的绘画理论,至于书法,更是无人问津。
在青少年阶段,能够写好字的人很多,可是能够写毛笔字的,却是廖廖无几,而现在,由于陈逸的出现,使是华夏书法复苏,使得中小学都开展了书法课程,使得很多大学,都设置了书法专业,通过这青少年组的书法,就可以看出来。
这一次的王羲之杯书法大赛入展作品的展览,也是有着许多的文化评论家和学者参与其中,他们都是一幅幅看完了六百件入展作品。
在之后,他们都是通过媒体渠道,发表了对入展作品的看法,所有人都表示,这六百件入展作品,预示着华夏书法的现在与未来,都是一片灿烂和辉煌的。
华夏书法的没落,已经成为了过去,现在的书法文化,正在以一种令人惊叹的速度发展着,陈逸做到了数百年来,没有人能够做到的事情,以一己之力,渐渐改变了书法没落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