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2页

至于另外的三君子,兰,竹,菊,其中竹子在华夏传统文化中,也是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另外两种兰花和菊花,则是稍逊了一些。

陈逸也是走到了会场中,随意的转着,尽可能不发出太大的动静,当然,如果连这种小小的影响,都无法承受,那么可见心境的定力有多么的差。

他走到了成年组一名中年人身旁,对于此人的资料,他是十分的熟悉,不说现在进入下一阶段比赛的二百人,就算是之前的六百人名单,他也是记得一清二楚。

这名中年人名叫李治光,是岭南地区的人,在书法和画作上,均有研究,其中以书法水平最高,岭南画派的袁老,对于此人十分的看重,觉得会进入此次比赛的名次之中。

此人的性格十分的严谨,而所写的书体,也是与其性格相差不大的楷书,从已经书写的字迹来看,所写的是梅兰竹菊中的竹,内容则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一首诗《严郑公宅同咏竹》。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竹子可以说是最具有华夏特点的植物,文人墨客,爱竹诵竹者众多,很多文人的居室住宅中,大多都有竹子存在,于风霜凌厉中苍翠俨然,这就是竹子坚韧的品格。

根据资料显示,此人幼时家境贫寒,上不起学,就在学校外面拿树枝观看练习,后来被学校的一位已经退休的老师看中,开始教导其学习书法。

这首诗,恐怕正如同李治光的人生道路一样,嫩绿的竹子,有一半还包着笋壳,新长的枝梢刚伸出墙外,只要竹子不被摧残,一定可以看到它长到拂云之高。

从书写的字迹来看,此人的楷书十分的优秀,将楷书最大的特点,完全表现了出来。

在李治光身边呆了片刻,陈逸便继续巡视,看到了一些人写了相同的诗句,也看到了一些人写了不同的内容,可以说是百花齐放。

写草书的人,大多是选择了一篇短文,或是一首长诗,来让他们的时间,尽可能的利用。

第1482章 第一批淘汰者

写梅竹的人多,另外两种兰和菊相关的诗词歌斌,也是有着一些,兰花和菊花这两种花朵,在古代也是受到很多人的喜爱,从而诞生了许许多多优秀的诗词。

古代,有着许多文人,对某些植物有着特殊的爱好,有些人喜爱梅花,有些人喜欢兰花。

就如同清代著名的画家郑板桥一样,是扬州八怪的重要代表人物,而他的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