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占据一周的曝光时间,不仅能让收视率最大化,还能让民众充分的消化这些消息。”
“而且,你不用担心其他的问题,当所有的传媒集团都能从你的身上谋取到丰厚的利润后,配合你炒作,是大家都会同意的选择,毕竟,没人会和钱,过不去嘛……”
“尤其是你这种,能让大家都吃饱的……”
“至于粉丝的感受……”
“你大可不必担心这些事情。”
“电影,本来就是一门欺骗的艺术,而电影工业,则是将欺骗的效果放大。”
“你贩卖的是他们希望瞧见的幻想,这种意义上的欺骗,对大家来说,都有好处。”
“他们精神满足了,我们利润满足了。”
…………
绝大多数的时候,一部电影的成功与否,和电影本身有着一定的关系,但也没有关系。
电影的成色,只是影响电影的口碑,连票房走势,都不影响。
至少在非移动互联网时代,是这样的。
由于民众和资本消息上的天生不对等,使得民众永远会处于被资本愚弄的位置。
就像尼尔-波兹曼所著书籍《娱乐至死》里所写的一样,当电视统治替代印刷统治后,便捷的信息轰炸能让理性、秩序、逻辑性,逐渐转变为脱离语境、肤浅、碎化。
当信息大爆炸的情况发生后,人们就会产生一种大量获得信息的错觉,但事实是他们连判别何为有效信息的能力都失去了。
不要以为信息时代让人们变得博学,因为在你觉得自己博学的同时,是资本正用无数废料信息,剥夺你思考的能力,而在这种时候,教育就变成了一种娱乐活动。
一旦到了娱乐至死的地步,决定一部电影好坏的,就不是观众,而是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