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让哈利-奥斯本认清所有事件的缘由,重新向善,选择自裁。
以他的生命为推动,在洗白他的同时,让彼得-帕克在英雄这条道路上继续走下去。
可这种结局,会无限拔高哈利-奥斯本的形象。
整部电影,就不该叫《蜘蛛侠3》,而是叫《绿魔3》了。
至于第二个方案嘛,同样也是让哈利-奥斯本弄清事件的真相,但不是重新向善,而是继续报仇,将所有的仇恨,汇聚在彼得-帕克的身上。
在这个时候,恶鬼也加入了进来,以一敌二的彼得-帕克发现这两个家伙有毁灭纽约的准备后,于是便引诱他们转移战场,最后和他们同归于尽……
这个方案是以彼得-帕克的生命为推动力,让选择成为英雄的他死在英雄的归宿里。
就像《黑暗骑士归来》的最后,蝙蝠侠带着炸弹离开一样。
就像《复联4》的最后,屎大颗打响指一样。
如果牺牲我一个,就能拯救全世界,那又为什么不做呢?
可这种结局,虽然符合詹姆斯-卡梅隆死男主的拍摄习惯,但……
真的不符合商业片的拍摄套路。
虽然影片的立意拔高了,角色的人格升华了,但观众根本就不会感到爽快。
而一旦观众看的不爽,那——
又哪来的票房呢?
正是因为在场的嘉宾阅片够多,所以他们能够瞧得出影片面临的问题,而就在他们揣测,詹姆斯-卡梅隆到底会用何种方式让罗兰-艾伦的粉丝满意,让他风风光光的退休时,所有人物汇聚后的《蜘蛛侠3》,剧情那可是推进得飞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