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外之意:我痛苦,我难受,我没脸同人开心饮酒。
古人向来崇尚孝道,汉武帝时期的“举孝廉”便是举孝者与廉者各一名,甚至有的时期,选拔官吏更看中的是个人品德而非才学。这也是为什么曹老板不拘一格任人才会遭受时人不短时间的诟病。自己若以孝为饵,袁谭定会顺坡而下。
果不其然,心中想着一人独酌尚可消愁,若与众人同饮,却对病榻之上的母亲颇有不敬之意。袁谭不禁发动脑筋为林襄开解烦忧:“林兄何不回家探望双亲?”
对方莫不是在冀州有什么天大的要事,这才不得已暂居此处?
林襄正在等着袁谭有此一问,只见她面露愁容,拱手再揖道:“奈何长安为董贼把持已久,管制严苛,小弟恐难求得过所文书……”
说着,战术性凝滞。
袁谭想也未想:“文书之事林兄不必忧心,两日后我自会办妥送至林兄手中。”
好家伙,林襄只差泪流满面,这样纯真的霸道总裁是真实存在的吗?控制着自己奉上双膝的冲动,林襄报之以李地温声拜谢:“如此,便先谢过袁兄了。在下力虽浅薄,不知何事可能帮衬袁兄一二?”
像袁谭这样的世家公子,估计是什么都不缺吧?
谁知林襄不过礼貌一问,袁谭却当真抱拳开口道:“不瞒林兄,谭确有一事,不吐不快。”
林襄不及后悔,袁谭便将心中难事迅速抛出,“谭恣意任性,方才口出狂言,辱了荀文若清名,林兄垆中一言,更是叫谭心中甚愧。林兄若肯宽恕,可否助我劝诫荀君效力父亲麾下?”
对方不会平白无故帮荀彧辩解,两人又是同出颖阴,说他们不相识,袁谭是不信的。
若对方得了自己恩惠,愿意帮他招揽到荀彧这般良才,那自己在父亲跟前或可挣回几分颜面。
林襄心底直呼奸诈!果然还是自己太天真了,哪有什么古道热肠,两人分明是各取所需而已。即是如此,自己又该如何回应袁谭呢?若是她没记错,荀彧曾在袁绍处高就过一段时日,只不过觉得袁绍难成大事,这才转投曹老板麾下。
想着就算自己不应,荀彧也是要投一投袁绍的,林襄方含笑应下:“在下自当尽力而为。”
话虽如此,尽不尽力便不是袁谭说了算了,若是荀彧执意要投曹老板,自己也没有拦着的道理,大不了文书不要了呗!林襄如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