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文武觉得郑安的关注点挺清奇的,昨天八间梦想店加起来将近20个人,没有一个问到林诗清是个怎样的人,大家只关心林诗清以前有没有去过什么地方。
找人、找人,也许其他店都把注意力放在了‘找’上面,但是郑安认为‘人’才是更重要的部分。
其实这是他的思考习惯了,当某个人在做一件事的时候,郑安总会先去想想这个人为什么要这样做。
例如赵承之前就跟郑安提过大学为什么要选中文系,因为他觉得这系的妹子最多;又或者小启每天到晚上7点半,都会准时打电话过来跟郑安问好,他背后的动机是想登录郑安的视频账号看动画片(要郑安给验证码)。
所以,除了一些反射性的行为外,人做任何一件事都会有他自己的理由。
那么同理反过来,林诗清在战乱平息后,会出于什么原因才没去找苏文武就很值得一想了。
要知道,苏文武那个年代,婚姻基本就是一辈子只和一个人过,所以‘对象在哪儿’这问题是件人生大事。
郑安在脑海随意列出了几个可能发生的情况。
1、因为林诗清这人比较悲观,她认为苏文武肯定在执行任务的时候挂掉了,所以没去找;
2、林诗清的骨子里其实十分放荡,在走难的过程中又认识了一个真爱,已经跟别人另组家庭了,所以不可能找苏文武;
3、林诗清其实和苏文武一样挂念着对方,但是身体出问题了,没法回头去找苏文武,所以到现在都没联系上他。
以上这些情况都有可能发生。
但具体偏重哪一种情况,还是要了解过她的为人之后才好去判断。
而针对不同的情况又得采取不同的找法,假如林诗清是第2个原因,那么郑安就要在信件这方面多点功夫,看看她是从哪一封信开始出现变化的,然后再重点去这封信的邮寄位置,实地考察一下。
再比如是第3个原因,那郑安就得把找的重点放在米花镇上,最好能找到那几年的旧地图,看看米花镇周围的道路都通向哪儿。
当然了,这些都只是郑安的随意推测,他是不会直接说出来的,毕竟对他这个旁观者而言,只是在理智地处理一单委托,但是对于苏文武来讲,无论任何的可能都会令他感到非常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