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思玲认真找了一会儿,纤长的手指按住了其中一张资料,说道;“啊,这里有这里有,苏大爷两夫妻原本居住的村落,因为当时的战乱而导致长住人口迁移了很多,在战乱平息之后的几年,就被中华官方建成了生态拓展基地。”
郑安点点头,没打断继续听。
“然后对外界宣传了一下,开放了民间赞助人名额,所有提供资金赞助的人都可以在基地里的纪念堂留名留照,而且还可以在在个人照片旁边,写下几句想说的话,苏大爷留的是:诗清,我在国外,我的电话号码是133,看到了尽快联系我。”
“不止这样,苏大爷还陆续在几个林诗清待过的镇子或者村子都赞助了一点什么,像那个米花镇的一个小寺庙里,也有他的捐赠。”
“而且这些工作,苏大爷都几乎在30年前就开始着手做,要是林诗清回头找过,按道理应该能看到才对,所以结论是,林诗清能找到苏大爷的概率很大。”杜思玲看着资料总结道。
杜思玲说的跟郑安原本想的差不多,他擦掉了刚才写的问号,但保留了【没找到】,在后面加上了大概率找到。
其实吧,他理应在林诗清‘找了’这条线上,开个【找到了】的可能,然后就可以脑洞大开地想:其实林诗清当时去找了,并且也找到了苏文武,但却故意没有相认,可能是觉得苏文武没了自己过得更幸福,或者是还有一些不可告人的秘密。
想到这里,郑安愣了愣,然后猛地摇摇头。
刚才从苏文武那儿溜回来之前,被他安利的泡菜国套路剧给带出了后遗症,导致郑安现在的想法都受到了影响,生活又不是电视剧,哪来那么多狗血的剧情。
第143章 有个同学叫皇甫铁牛
隆隆隆隆隆滴!
电热烧水壶的水烧开了,杜思玲走到吧台,给自己和郑安都泡了一杯热茶提提神,毕竟这整理路线的工作才刚刚开始。
此时的郑安也将注意力继续放回白板,他在下半部分写上了苏文武捐赠的地方。
而林诗清【找了】这条线的答案已经很明确了,苏文武基本在她曾经待过的地方都留下了联系方式,所以理论上林诗清是没去找,这条线可以先摆到一边去。
那么,剩下的就是【没找】了,郑安在【没找】的后面加上了【生病】和【离世】。
郑安认为离世的概率很大,不然一个人活在世界上怎么都会留下点痕迹,但如果真的是离世了,寻找工作可能会麻烦些,除了不清楚时间地点外,还不知道林诗清生命最后的时刻,是谁在陪她身边,还有一些死后长眠需要处理的杂事,又是谁来操办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