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为民并不知晓在某一刻自己已经在有意无意间被纳入了某些人的法眼,此刻的他却在按照自己的思路不动声色的奋斗着。
“郭叔,我敬您一杯。”陆为民站起身来,双手捧杯,望着对面的宽额厚唇的中年男子,微笑着道:“郭叔那篇《国营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探索和思考》我在《经济日报》上看到了,听说引起了很大争议啊,但是我觉得写得挺好,符合改革开放的方向。”
“大民,是在夸我还是故意害我?”郭征微微一怔,随即笑了起来,若有深意的看了一眼旁边含笑不语的甄敬才,“就这篇文章我就快成了名人了,骂我的,批评的,讽刺的,连篇累牍,层出不穷,你还给我来一句符合改革开放方向,真要那样,我至于现在这样么?”
“郭叔,都说风物长宜放眼量,既然都是探索和思考,肯定就有不一样的观点,新生事物都有一个认识过程,是不是符合客观发展规律,我觉得可以用时间来检验才对。”陆为民举起酒杯一饮而尽,面不改色的道:“难道说固步自封不思变革就能让企业回到之前的辉煌时代去?社会在进步发展,计划经济体制在逐渐被打破,市场经济体制会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这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无论是国营企业还是集体企业乡镇企业,或者是私营企业,都要接受这个现实。”
也许对陆为民语出惊人已经有些习惯了,甄敬才只是目光一动,却不多言,拿起酒瓶替郭征斟满酒,再把酒瓶递给陆为民,倒是郭征被陆为民这番话震得不轻。
计划经济体制代表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占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这一提法前几天还在《人民日报》和《昌江日报》上头版刊登,并严厉批评了经济界一些关于市场经济体系将会逐渐取代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系的观点,没想到这个家伙居然言之凿凿的说这是历史潮流不可逆转。
不过郭征倒是对他的这个观点十分赞许,自己在《经济日报》上的那篇文章固然引来很多批评,但是也赢得了不少赞许,尤其是据说中央某位分管经济的高层对自己这篇文章提出的一些观点尤为欣赏,这也让郭征颇感自豪和欣慰。
真有点意思,郭征饶有兴致的看了对方一眼,“大民,我听上次老甄说起你和他探讨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推进企业股份制改造这两个观点,我觉得很有新意,说实话,我那篇东西也是受到了你这个观点的启发,不过老甄说你对大飞机计划的观点更有创意,能和我说说么?”
陆为民没想到甄敬才和郭征的关系密切到了如此地步,在他印象中甄敬才和郭征关系虽然很不错,但是更多的是处于一种合作战略上的相互支持,现在看来似乎自己还是有些小看了195厂的权力争斗。
梁广达和陈发中的联手看来对郭征——甄敬才联盟构成了很大压力,而辜明良似乎很想撇清保持中立。
辜明良这个家伙一直喜欢用这种平衡手段来驾驭厂里局面,也许是上一次甄敬才虎口脱险让梁广达和陈发中感觉到了压力,才会联系更紧密,也使得郭征和甄敬才之间关系更密切了。
第九十一章 195厂的宏图
“郭叔,其实这也没有啥新鲜的,大型运输机对于一个国家,尤其是一个大国来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国家本来的运十计划很有前途,但是却不幸夭折,d-82取代了运十,我们不好评论这究竟是美国人阴谋还是我们自己的短视,但是可以很肯定的说从去年风波之后,欧美对于我们大型运输机制造技术的封锁只会越来越严,而且即便是没有那场风波,欧美也绝不会把他们这方面的先进技术转让给我们,在这种涉及国家战略安全的技术层面,妄想通过技术转让来获得,无疑是痴人说梦。”
陆为民面无表情,和他的年龄似乎有些不相称,声音也有些低沉,“大型运输机的研发,对于一个国家的航空发动机技术、材料科学以及配套系统产业的推动作用是难以想象的,而大型运输机不但具有军事战略意义,同样在商业运用上的巨大潜力也是可以预见的,随着我们国家经济进一步发展,对于商用大型飞机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实现大型运输机国产化将是我们永远必须要面对的难题,这道难题我们做也得做,不做也得做,早做要比晚做好得多,这一点上我相信郭叔你的认识要比我深刻得多。”
郭征脸上表情有些复杂,深深的看了陆为民一眼。当甄敬才向他提及大飞机计划的前景意义时他只是略略有些惊讶,并没有太在意,但是当甄敬才紧接着又从国际国内形势和今后经济发展走势论证了一番大飞机项目的特殊性和必要性时,郭征就有些刮目相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