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为民溜了一圈,广场旁边的停车场位置早已经停满,他不得不绕道出去,找了好一阵才在一个小巷子里寻找到泊车位置。
赶到铜牛观旁边的永记蒸糕店时,这里一样是人潮汹涌,连插足的地方都很困难了。
陆为民知道这大年初一肯定人不少,但是对今年春节如此大的人流量还是有些意外。
熙熙攘攘的人群沿着广场和广场向两边延伸的紫气街和青牛街蠕动,张灯结彩的两旁店铺上透出浓烈的喜气,从风车到糖人儿,从爆米花到叮叮糖,从冰糖葫芦到气球,鳞次栉比的商店、小食摊,小贩们喜笑颜开的表情和小孩子追赶奔跑的欢悦场景,组成了一道二十世纪末期的清明上河图。
还没有走近永记蒸糕店,陆为民的鼻间就已经被永记蒸糕店里传出来的香气所笼罩了。
糯米的清香,红糖的回甜,大枣的酥腻,还有葡萄干渗入骨髓的甜腻,无一不勾起陆为民少时的回忆。
不过站在永记蒸糕店门口,陆为民知道不排上十分钟的时间,根本轮不到自己有座位,几十平方米的小店儿,早已经被人们塞得满满实实,甚至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陆为民站在门口有些无奈的打量四周,还好,段大爷还没有来,要不这真要吃这蒸糕让段大爷在这里站上十分钟,也不知道对方受得了受不了。
雄伟的观门和其他道家宫观并无二致,只是在气势上很有点俯瞰整个广场的味道,观前的东南角和西南角的两片绿地则成为整个广场的点缀,东南角是郁郁葱葱的一片樟树林,而西南角则是一块不规则的黄葛树和小灌木组成的缓坡地,在城市内保留了这样一处难得的绿地,的确让人心旷神怡。
陆为民在门口站了十来分钟,看看时间已经过了九点一刻,仍然不见段姓老者的身影,他也有些奇怪,照说以段姓老者的性子,应该不是失约或者迟到的人才对,如果说没有来,肯定是有特殊的事情耽搁了。
陆为民也不太在意,反正这一上午也就是休息,多等一会儿也没什么关系。
第一百二十五章 “潮”老头的说教
段子君没想到田海华会在一大早就登门拜访,他不得不暂时搁置了出门的想法,内心却有些遗憾,看样子和那个姓陆的年轻人去好好享受一上午铜牛观的阳光和轻松的希望破灭了。
和田海华的谈话一直持续了一个小时,作为省委书记亲自登门拜访,段子君当然不可能怠慢,无论是从工作角度还是私谊,段子君和田海华都还是有些交织的。
段子君担任卸任昌江省委第一书记之后,这十多年里陆续还有三任省委书记,也就是说,段子君是文革后昌江省委第一任省委书记,当时还称省委第一书记,而田海华则是文革后昌江省委第五任书记。
田海华在离京赴昌江担任省委书记时就专程拜访过当时还未从中顾委常委卸任的段子君,他深知段子君对昌江有很深厚的感情,虽然段子君离开昌江十多年了,但是在昌江依然有不浅的影响力,当然,对于田海华来说,段子君在现任中央领导人心目中的地位才是他最看重的,所以当段子君昨晚打来电话时,他才会那样认真对待。
几乎每年田海华都会抽时间去看看段子君,并汇报一下昌江工作,虽然段子君每次都告诉田海华不用这样,但是田海华还是能感觉到段子君对昌江的发展非常关心,这既让他感到高兴,同样也让他感到一些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