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他们是从哪里获知自己和黄文旭的关系,连章明泉和齐元俊甚至郭怀章都打来电话询问了情况。
看见陆为民叹气,顾子铭一边帮陆为民收拾桌案上的文件一边笑道:“陆书记,看来黄书记这一步到丰州牵动万人心啊,谁让您是从丰州过来的呢?你对丰州有感情,所以现在大家都在说黄书记到丰州去很大程度都是您推荐的。”
“无稽之谈!我能有那么大能耐,就不坐在这里了,把省委组织部当成自家院子?”陆为民摇摇头,有些小道消息越传越疯,越来越离谱,黄文旭到丰州当然不可能是自己使劲儿,当然也不排除有人了解到自己在黄文旭的事情上出了不少力,但黄文旭去哪里却绝非自己能左右的。
“陆书记,这个话题现在吵得很热,都在说这是咱们宋州这么多年第一个走出去的领导干部,从92年以后,咱们宋州基本上就没有能够往外走出一个像样的干部来,顶多也就是在本地,而从94年以后,都是从外地往我们宋州调干部来,而且力度一年比一年大,而宋州市市一级走出去的干部出路基本上都是监狱,黄书记是打破了这个怪圈的第一例,所以引起了很多人的热烈讨论,大家都觉得很自豪。”
顾子铭的话让陆为民也是一愣,他没想到黄文旭到丰州担任组织部长,居然还能有这样一个效应,还能引发起了宋州干部的自豪感,不过话说回来,也的确如此,这几年宋州市委班子一个接一个落马,市委班子中本土成长起来的干部绝大部分结局都是身陷囹圄,除了黄俊青和古敬恩两人幸免于难,但也是灰溜溜离开,现在终于出了一个黄文旭,如何不让大家心气大增。
第四十四章 搅动一池春水
“黄文旭到丰州工作固然有我们这两年宋州整体发展形势有一定关系,但是更主要的还是黄文旭本人的成长以及麓溪区社会经济事业发展的原因。”陆为民沉吟了一下才缓缓道:“从今年上半年麓溪的发展势头就可以看出来,麓溪在没有大项目落户的情况下,依然保持着超高速的增长,几大产业的集体起飞,充分说明了麓溪党政班子一班人齐心协力共谋发展上展示出来的集体智慧,这当然也是黄文旭的成功,所以省委对黄文旭高看一眼也很正常。”
“陆书记,我不同意您这个观点,我觉得您刚才说的因素应该颠倒秩序,应该是黄书记能升任丰州地委组织部长,除了他本人的卓越表现外,一个非常重要因素就是整个宋州市份量在昌江全省格局中地位的上升,宋州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在宋州市委市府及其所属的区县党委政府领导下共同努力实现的,那么在我们宋州表现突出的,自然就会更受到省里的青睐。”顾子铭态度鲜明的不赞同陆为民的观点,“如果像以往一样我们宋州的发展仍然滞后,那么麓溪的发展也顶多就是矮子里边充高个,不值一提,也不会受到太大看重,但是现在,我们宋州经济增速高居榜首,而且经济总量也接连超越前面地市,当然引起了省里的给关注,那么麓溪的成绩和黄书记的表现当然就会引人瞩目了,我觉得这才是主因,而非次因。”
陆为民没想到顾子铭的观点如此激烈,不过他也知道对方所说的有其道理,至于说哪一方面更重要,一时间难以掂量,但就宋州目前只有黄文旭一个人有所突破,陆为民还是觉得黄文旭个人和麓溪自身发展占的份量更重一些,当然如果下一步陆续有宋州的干部被提拔起来,那么就说明顾子铭的观点也会渐渐变成主流了。
但无论如何,黄文旭的升迁对于宋州上下来说都是一个莫大的士气提振,这说明省里开始注意到了宋州这两年的发展变化,打破了以往省里对宋州干部的有色眼镜。
这种变化是多种因素促成,既与童云松、魏行侠、秦宝华、陆为民、朱小平这一批外地干部大举进入宋州有关,也与宋州这两年社会经济事业快速发展有很大关系,同时也的确有一批区县基层干部在这一轮经济发展中成长起来的原因。
看见顾子铭颇为认真的脸,陆为民心中也有些微动。
刚才郭怀章也打来电话询问黄文旭的情况了,这很罕见。
他来宋州之后,郭怀章和他的联系就很比较少了,也就是每年逢年过节有那么一两个电话问候,但从今天郭怀章打电话来的表现来看,郭怀章“成熟”得很快,电话里语气张弛有度,很有范儿,很随意自然的邀请陆为民回丰州一聚。
早不邀请晚不邀请,这个时候邀请,理由是暑假快到了,邀请陆为民到骑龙岭风景区的鲛湖避暑,顺带玩玩潜水,鲛湖那一处湖底古城遗迹已经被证实了,的确是公元九世纪时一场地震导致地面下沉,水面上升,湮没了湖畔的一座小镇,现在这一发现在全国都引起了轰动,也吸引了很多专业考古单位前来考古,而潜水考古也应运而生。
对于双峰来说,考古发现带来的巨大效应当然是好事,而随之而来的旅游潜水项目也成为了热门项目,当然由于水温很低,一般说来只能在六七八三个月能玩一玩这个项目,六月以前和进入九月之后,水温太低,一般人身体都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