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书记,恕我直言,虽然孵化园从势头来看非常乐观,但是这毕竟是一个新生事物,而且之前我们在这方面并没有多少底子,这几个月我们也几乎是殚精竭虑才把这个架子搭起来,所以从数据显现上来看还行,但是真正如您所说,要把创意和灵感转化为实实在在的项目产业乃至产品商品,这中间的过程还很远,难度还很大,现在服务中心这边联系的几家风投都是出于观望状态,或者说有点儿敷衍的味道,觉得咱们这个孵化园像噱头,我也是压力山大啊。”龚岩峰开始诉苦:“银行那边,还是保持着老一套的思维,基本上不愿意承接那些个纯粹依靠创意灵感的项目,担保融资要落实到具体项目上,仍然有很多工作要做,难度很大。”
“岩峰,没有难度还能叫改革,还能叫创新?”陆为民笑了起来,“服务中心成立起来干什么?就是要学会在摸索中成长,学会怎么在新形势下谋求发展,你在分管这一块,要带着他们仔细琢磨,这和一般性的传统工业发展不一样,也不是简单的招商引资,我没有指望三五个月一年半载就能见到多大的成效,这是我们蓝岛的一个长远布局,三年后,五年后,这个孵化园能够和滨海新区,或者其他的工业集中发展区形成互动对接,我就心满意足了。”
龚岩峰心中稍微放松了一点儿,他就怕这位市委书记是个急于事功的人,这三五两下就得要有成果,就要有亮点,哪有这么简单的事情?但是他也十分佩服陆为民的眼光和理念,来蓝岛才几个月时间就已经把住了蓝岛发展的脉搏,找准了蓝岛发展的方向,而且一下子就提出了这个在他看来极具前瞻性的构想。
孵化园在市里边争议颇多,但是作为分管工业的副市长,龚岩峰却是坚决支持的。
他分管工业这两年,太了解蓝岛的底细了,蓝岛要发展,从长远来看,必须要有新突破,单单依靠现有的传统产业来发展,难以突破窠臼,实现自我的超越。
第一百零三章 一个姿态足矣
两人走出孵化园大楼,周围一行人也簇拥着两人出来,一直走到了停车场,龚岩峰这才找到机会。
他一直想要向陆为民汇报一下工业这一块自己的想法。
在他看来目前陆为民确定的思路是正确的,蓝岛的经济远景还是在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因为蓝岛不是像陆为民原来所担任的宋州丰州那一类的内陆地区城市,可以做成承接产业梯次转移的基地,蓝岛不一样,蓝岛计划单列市,是沿海开放城市,其产业发展程度已经远超内陆地区,制造业固然是其根基,但是却无需再八面开花的招商引资,不顾一切的吸引项目,而是要有针对性的有选择性的进行招商引资和产业培育。
从目前的蓝岛发展来看,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理应成为蓝岛产业发展的选择方向,但是蓝岛传统产业发展陷入了停滞,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育起来的,在此之前蓝岛要稳住阵脚,还是需要在制造业上做一做文章,而龚岩峰也觉察到了陆为民提出的先进制造业发展战略,这应该是陆为民构想中的“双轮驱动”战略中的“一轮”。
站在车前,龚岩峰主动汇报了他对目前高铁产业的看法和意见。
他认为当前蓝岛市委市政府应当抓住高铁产业起飞的契机,牢牢依托中北车和中南车集团的产业基础和技术实力,市里也要有意识的扶持一批企业和中北车中南车方面进行对接,出台一些政策支持中南车和中北车集团内部创业衍生,要把蓝岛打造成为高铁产业的核心产业集中区,囊括和覆盖整个高铁产业的产业链,可以选址经开区或者仁化区,建设高铁产业园,抢先一步占据高铁产业先机。
两人这一谈就在车边谈了接近半个小时,陆为民对龚岩峰的想法很欣赏,这和他自己的一些想法想契合,而龚岩峰在具体实施这个战略上还提出了相当多的建议,尤其是选择配套和基础设施上的投入上。
“岩峰,关于高铁产业发展上我看你很有想法,这很好,中南车和中北车那边我还是有些关系的,我听说你原来在仁化担任区委书记时和铁道部那边有很多联系,应该有些老关系吧?这些关系不能断,还要加强。我觉得我们应该把这些资源都充分利用起来,有大用处……”
“高铁产业是一个非常广阔的产业,我很看好这个产业的前景,我国铁路运输是一个瓶颈,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对于交通出行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民众的要求也会日趋丰富,民航是个趋势,但是有些人不喜欢乘机,而且在费用上也稍高,而高铁可以把铁路客运这一块解放出来,车速提升到200到350公里之间,可以极大的缩减空间距离,使得城际间的联系极大提升,把普通铁路运输能力交给货运,也可以减轻公路货运的压力,这样可以相得益彰,所以高铁这个产业不仅仅是在我们国内市场广大,而且在国外也有非常广阔的前景,而一旦我们蓝岛成为这个产业的龙头核心,那么会带动相当庞大的一个产业链,而且是高附加值的产业链,对于我们蓝岛的先进制造业发展战略有很大的助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