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老一个人肯定无法胜任这么多工作的,为此,他邀请安西成为他的助教。

作为北平大学最知名的教授,以及创始人之一,校长和一干教授都相信周老的能力和眼光,他觉得安西有真才实学,那他就一定有。

虽然安西的学历普通,甚至还没有上过大学,但不拘一格降人才嘛,不能说民间的高手就教不出好学生。

没错,他们都认为安西是有老师的,不然凭他年纪轻轻,又没有出过国,哪里会懂多国语言?

就凭着他几国语言自由切换,已经妥妥能成为北平大学的老师了,更何况他还非常了解各国的文化历史,以及经济政治状况。

这是多么不可多得的人才啊!

安西想了想,没有拒绝周老和校长的提议。

他现在还没有想好未来要做什么,暂时也只有送两孩子回家一个目标,那不如就先应下这份工作。

虽然在卖掉那些手表香水之后,他短时间内不会缺钱,可他也不能什么都不干。

加入一份工作,也能更有利于他融入这个社会,了解这个时代人的思想。

就这样,安西成为了北平大学一名助教。

名义上是助教,其实他不怎么需要帮周老上课。周老是一个很负责的老师,但凡他身子无碍,都坚持自己上。

所以安西做的最多的还是和周老一起做研究,帮他延写教案,写学生学习资料,以及……写发给报社的文章。

没错,是文章。

周老和《大公报》有协定,每半月在报纸上发布一篇文章,内容都是关于中西方差异的。

报社作为百姓了解时事的窗口,也是许多人探查西方重要消息的一个关键出口。

《大公报》自建立以来,已经有五年,其内容有一半都是关于国外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