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玉眼前一亮,“还请师傅教我。”
安西点头,调整了对曲玉的教学。
四年时间一晃而过,杨康不负众望,以不上不下的成绩,考中了进士。
这是他有意控制的结果,不然以他的学识,考中前三是没问题的,然后因为长相出色,被点为探花,差不多也是板上钉钉。
不过,这不是杨康要的,他只是想寻个偏远地方受官,不需要那么引人瞩目。
宋朝的官员一向冗杂,即便偏远地区的县令,也有着好些人争夺。
这就到曲玉出手的时候了,经过四年的努力,她已经赚了至少十几万两银子,拿出一些帮杨康打点关系,顺利分配到了西南边陲。
当然,说顺利也谈不上,他们要去的县城,属于西南潼川府路,也就是现在的四川三台县。
四川在北宋时期,被太祖打下来,成为宋朝的地盘。可南宋势弱,渐渐辖制不住这里的少数民族。
潼川府路那里,就有一支乌蛮贵族发展起来的势力,统治了四川南部和贵族西部连起来的大片土地,建立了自己的政权,甚至还想建立自己的国家。
或者说,他们已经建立了,只是南宋不承认而已,国家形式也还没有完全成型。
所以,那片地区是相当危险的,凡去了那里的县令,安安分分的还好,待个几年就跑的飞快,一旦有想做点成绩的,无一例外,都会触及乌蛮的利益,最后死在了任上。
杨康当然是有野心的,会选在那里,也是花了心思的。
由于靠近乌蛮,三台县有着自己的县兵,受县令调遣,县令的一大任务,就是防止乌蛮叛乱。
也就是说,三台县县令是合理拥有士兵的,这是其他县令没有的优势,也是杨康能光明正大拥兵的借口。
并且,县城建设不是缺人嘛乌蛮就是最好的人选,把他们打残了,然后拉回来当苦力,建设新县城好了。
至于能不能打败乌蛮,杨康完全不担心,因为除了他自己,不是还有学院那些学生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