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第三十三章 众里寻她

不二[四大美人] 虞窗 1617 字 2022-10-27

一开始,宋辞觉得很奇怪,这里实在是太平静了。后来,宋辞才知道,之所以那么平静,是因为这里是太皇太后的居所。

这位太皇太后姓上官,并不是现任皇帝的祖母,她是前前任皇帝的不受宠的皇后。她年纪很小的时候,就被封为皇后,经历了三朝到了现在。虽然被称为太皇太后,在宫中却像是隐形人,基本上没人理会。待在这种和冷宫无异的地方,宫女们又有什么好斗的?

弄清楚这位太皇太后的身份后,宋辞就摸清了现在的处境。虽然她对历史年表搞不太清楚,但是对汉朝的这些皇帝,还是勉强能拎得清的。

一说这位太皇太后姓上官,宋辞就知道。她也许不出名,可是她的外祖父不要太有名。上官太皇太后是汉朝著名的外戚,曾经的大将军霍光的外孙女,而霍光是霍去病的兄弟。她嫁的是汉昭帝刘弗陵,现在是刘弗陵的孙子,汉元帝刘奭当皇帝的时代。

理清了这个,宋辞也解开了之前的疑惑,为什么自己身体的原主,在宫中并不受重视。据说汉元帝时期,宫女非常多。据不可靠记载,到了汉元帝后期,宫里面的宫女有几万个人。这数目可不是闹着玩的,要是宫里有这么多宫女,换作是谁都看不过来。

就因为汉元帝的宫女非常多,不知怎么还衍生出了非常著名的昭君出塞的故事。根据后世的小说记载,因为后宫宫女太多,汉元帝看不过来,就让画师把宫女的画像画起来,再根据画像来挑选。画师就以此来收受宫女们的贿赂,钱多的画得好看,钱少的就画得难看。

王昭君因为自视清高不给贿赂,画师就把她画丑了。所以昭君在后宫一直默默无闻,没被汉元帝发现。在宫中待了几年,眼见出头无望,昭君就主动提出要嫁去匈奴。临走的时候,昭君被汉元帝的召见,狠狠玩了一把惊艳众人的桥段。把汉元帝悔得肠子都青了,又没办法反悔,只好杀掉画师毛延寿来泄愤。

后人还根据这些演绎记载,衍生出了许多文学作品,什么《昭君出塞》、《汉宫秋》,有的还把王昭君和汉元帝描写成一对有情人,因为匈奴的威胁,汉元帝不得不忍痛,把自己的心上人送给匈奴单于,来换取和平。这种情节赚取后人大把大把的眼泪,却只是牵强附会。

事实上,当时根本就没有记载这些东西。《汉书》上只是说汉元帝把五个宫女,赐给匈奴呼韩耶单于,其中有一个叫王嫱的被封为宁胡阏氏。

那时的汉朝和匈奴之间,也不是汉弱匈强的关系。当时的匈奴早就分裂成南北两支,南匈奴已经臣服汉朝,昭君嫁的就是南匈奴单于呼韩耶。以前汉匈和亲,嫁过去的大多都是皇族血脉,如果真的是被匈奴所逼迫,汉朝怎么可能降低标准,拿宫女去嫁给匈奴?这根本就是自相矛盾的。

宋辞对汉元帝的印象并不是很深刻,因为跟他的祖宗们比起来,他实在是很不出色。要不是因为当初历史老师,就“昭君出塞”等后人牵强附会出来的许多谬误讲了很多。让宋辞印象深刻,她才不会对这个时期有太多的印象。

搞清了情况后,宋辞就产生了一个强烈的愿望,她想见一见历史上鼎鼎有名的王昭君。之前都已经见过西施了,既然到了这个时代,机会难得,当然要见一见同为四大美人之一的昭君。看看到底是西施漂亮,还是昭君美。

有了这个想法,宋辞就开始寻找在宫里面寻找起王昭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