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长安,沿渭水一路向东,花不了多长时间,就可以到洛阳。宋辞当然不去洛阳,现在洛阳基本上就是一个废墟,要真去了那里,那就真是连讨饭都选错地方了。
一路上,逃难的百姓很多,大多数都是年纪比较轻的,基本上看不到老弱病残。想来也是,逃命也是体力活。若真的是老弱病残,在半路上死掉的概率更大。与其这样还不如待在原地,听天由命。
长安和洛阳可以算得上?,是汉朝的经济政治中心。就连这两个地方的百姓们都如此,其他地方的百姓也就可想而知了。宋辞并没有真正的在乱世生活过,之前在吴越一带生活的经历,和现在比起来也只是小巫见大巫。尽管心中有许多不忍,她也很是无可奈何。这是一整个时代的问题,不是她个人能改变的,她也只能这样自我安慰。
不知道走了多长时间,宋辞到了一处已经被烧得差不多的,已经算不上?城镇的地方。宋辞已经赶了很久的路,就决定在这里休息一晚。一路上,宋辞尽量不去动自己带着的干粮。只要能找到可以下肚的东西,味道再糟糕,她也勉强吃下去。就因为如此,她带着的干粮基本上还?没有怎么动过。
宋辞到的这个地方,基本上也没有可以住的房子。她勉强找了一个还能够遮雨的地方,在那里休息。还?没有躺多长时间,宋辞就听见一个细小的脚步声,朝她躺着的地方走过?来。宋辞翻身坐起,藏在暗处,往声音的方向看过?去。
一个灰头土脸衣衫褴褛的孩子,正跌跌撞撞地朝这边走过?来。那孩子手中还拿着几?个,看起来让人十分没有食欲的野果。那孩子并没有发现藏在暗处的宋辞。走过来以后,孩子拢了拢一堆野草,坐在上面吃起野果来。
那孩子似乎饿极了,三两下狼吞虎咽,野果子就下了肚。那几个可怜兮兮的果子,自然没办法填饱肚子。吃完果子后,那孩子摸了摸自己仍然饥饿的肚子,自言自语道:“我知道你腹中空空,就忍耐一下吧,睡着了就不饿了。”
声音听起来极其稚嫩,想来年纪一定不大。
说完,那孩子就把野草盖到自己身上睡了。大概是累极了,才闭上眼没多久,轻微的鼾声就传了过?来。
宋辞暗自叹息一声,这么小的孩子独自出现在这里,想必父母已经不在了。等那孩子睡着以后,宋辞轻轻走过来。她从包袱中取出一些饼,悄悄塞入那个孩子的怀里。
“阿姐,阿姐,我好饿。”一声呢喃,从那孩子口中传出。
宋辞又是一声叹息,又拿了一些饼塞到那孩子怀中,然后就悄悄离开。是死是活,要看那孩子自己的运气了。
走了一段时间,天色渐渐暗下来。宋辞正准备重新找个地方休息一下,远处传来一阵喧哗声。远远听来,隐隐夹杂着犬吠之声。宋辞心下一惊,这个年头,还?有能带着狗出来的人?
宋辞朝远处望去。幸亏她目力过?人,借着仅有的一些余光,看到了从远处来的一大群人。看那群人的样子,多半又是不知从哪
里来的士兵。宋辞立刻藏到隐蔽处,还?顺手涂上?了一些她用来驱赶野兽的药汁,以避免被嗅觉灵敏的狗儿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