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土法水泥(求订阅)

重铸刚明 青史昭昭 2086 字 2022-10-27

虽然现在和皇上的要求仍然相差甚远。他用自己指定的制作过程生产出来的水泥制成的水泥地,能够在十天左右的时间内凝固,硬度倒是也不错,但是皇上所说的和铁差不多的程度还相差不小。

原本宋应星还准备继续改进的,可惜皇帝这天竟然要过来看这东西,宋应星只能将这个未成品交给皇上了,希望皇上不会不高兴吧。

这一天,宋应星带领着百工院的一系列高级别工匠在大门口等待着朱由检的到来。

很快一身常服的朱由检来到了门口。

在宋应星等人的带领下朱由检在百工院四处转转,还对一些高级别的工匠进行了一番友好的慰问,这里面多数工匠都是最近几个月来到这里的,朱由检这段时间也不是没有来过,只是他时间比较紧张,没有时间在这百工院里四处乱转,这些工匠对自己这位皇帝还没有什么了解。

他们那里想过自己还能和圣上说话呢?所有人都是诚惶诚恐,不过还好,几句话之后,他们至少能够好好说话了,朱由检很是和蔼在百工院多处转了转,看到朱由检如此和蔼,他们也渐渐放松下来,果然是圣天子啊!

这里研究什么的都有,水利工具、耕地工具、炼铁、炼钢、造纸、制造银币、织布、织棉……

朱由检走了一大圈有一种大开眼界的感觉,据宋应星介绍,这里的工匠们研究的东西多达两百多种,现在很多也已经有了一些进展,只是还没有真正的可以使用。

朱由检也没有怪罪,现在取得这样的成绩总体来说已经相当不错了,甚至已经超过了朱由检原本的想象。

说实话,朱由检没有想到大明现在有这么多高水平的工匠,刚刚他们很多人的介绍的东西,就连朱由检都觉得很有道理,若是做成了,都是有很大效果的。

朱由检都不得不感叹,自己的老祖宗们还是很有水平的,可惜到了明末,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很多技术都消失了。

或许是因为古代从来没有像自己这样讲这么多的工匠集中在一起,让他们迸发出集体的智慧,才没有取得巨大的科技进步。

还好,现在自己来了,一切都可以改变的。

在百工院转了一圈用了将近两个时辰,之后朱由检来到了制作水泥的数个大院子。

看着这几个院子中间摆放着数百份已经凝固的水泥,水泥旁边还立着牌子,朱由检一边看一边听着宋应星的解释。

朱由检走到采用宋应星现在能做到的最好那份水泥铸造成的水泥地前,伸手试了试这水泥的硬度,听到宋应星对这一款水泥的介绍,心中很是高兴,若是真的达到了宋应星所说的程度,那这东西就真的可以使用了。

朱由检随手从旁边的侍卫手中拿过大刀,后退一步,用一部分力向地上的水泥上砍去,“碰!”,水泥地上仅仅留下了一道白印,朱由检心中一喜,再次用更大的力气去砍。

当朱由检感觉用上一半的力气时,才从这水泥地上砍下了一块儿水泥。

“好,很好,宋爱卿,朕现在这种程度已经可以用了,这次你可是立下了大功!诸位参与此事的工匠都是与国有功,朕必重重有赏!。”

“臣等谢皇上夸奖!”

“来人,召工部尚书,内阁大学士来百工院。”

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