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男人牵着大宝的手,看着他干净整洁的衣裳。
还有他初入学堂兴奋的眼神。
妻子对上了男人的目光,也瞬间了然。
早在顾牧登基前,他家大宝,穿的衣服永远大一码,永远破破烂烂,能捡别人穿剩的,就捡别人穿剩的,几乎没几件新衣裳。
可现在,大宝的衣裳干净整洁。
不只有新衣服穿,甚至因为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还能咬咬牙,将大宝送去上私塾。
要知道,换以前,像他们农户家,能吃饱就行了,大宝这个年纪,就要帮着家里干农活,才能让一家人勉强不饿死,去上私塾,谋取更好的未来,他们想都不敢想。
可这一切,却真实的发生在他们眼前。
“去吧,我来照顾两个孩子。”妻子含着泪,微笑着说道。
京城。
一个十八九岁的青年,对着他经商的父亲道:“爹爹,我考功名也考取不上,家中已有万贯家财,只要孩儿不经商,安心当一个纨绔,家中的产业,就足够孩儿吃好几倍。”
他父亲愣了愣,他一直知道他家孩儿是个不成器的,永远沉不下心来读书,只知道爬墙爬树。
所以他一直给他家孩儿灌输一个理念,安心当一个纨绔就好,别惹惹不起的人,更别想着闯出一番事业,脑子一热去经商。
他家孩儿突然提起这个事,让他总觉得事情不简单。
“可孩儿并不想当一个纨绔。”青年轻声说道。
他父亲眉头一皱,刚要呵斥,就听到青年道:“孩儿想去参军。”
青年的眼中满是豪情壮志和向往:“孩儿知道,孩儿不是读书这块料,经商这种动脑子的事也不适合我,可男子汉大丈夫就该顶天立地,一辈子生活在父亲的保护下,算什么男子汉?”
“孩儿想去参军,做出一番事业,给父亲看!”青年握紧拳头,郑重道。
他父亲看着青年眼中执着而认真的色彩。
又想起家中的夫人腹中已孕有一子。
就算青年死了,也不会绝后。
他不应该轻易否定一个人的人生。
更因为,他父亲想起太后政变的那一站,他从窗外遥遥看到塔尖上,那一个伟岸的被鲜血染红的身影,他肆意乖张,可却面对数倍于他的敌人,丝毫不惧。
这也同样是他所向往的,大丈夫的风采。
“平安归来,家永远是你的后盾。”他淡淡道。
他看着青年魁梧的背影,多年来,重农抑商,再加上官本位思想眼中,虽然他家财万贯,可一直都缺少尊严。
陛下却从来不鄙视商人,甚至为了方便贸易,正在修建贸易通道。
如果青年正能成为陛下的左膀右臂,那又何偿不是一桩幸事?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