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嫂子的娘家人也带了很多东西来感谢亲家愿意让小女儿在这里借住。李建嫂子更是对李建一家好了,一家人也非常的和睦。
还有其他的外嫁女的女儿也回外祖家借住来学琴的,村里人越来越觉得自己住在这里很荣幸了。
村里的未婚男女又红火了一次,连几岁的小娃娃也没有逃脱,也有人上门提亲。
这次还有人打黛玉的主意,都是一些大户人家来提亲的。
黛玉都让王嬷嬷接待,说是哪有小姐自己做主的,让去府城姜家找姜夫人去。
那可是巡抚家家,很多人家就歇了心思,也有不怕死的,还真的去了。
姜夫人带信来问黛玉的意思,黛玉回信让都推拒了。
好一段时间才消停下来。
这段时间想来村里买地的人又多了,黛玉让林永建又去买了学堂附近的一些地,还有学堂后面的那山也买了一些。
黛玉也是防备以后又要扩建这些的,还有就是学堂周围人家少就安静些,学生们的学习环境也能好些。
村里人也不是傻的,有余钱的人家也开始买自己房子周围的地,方便以后再建房子也方便。
一时间村里新建和扩建房子的也不少,来帮工的人也多,自然的村里来来往往的人就多了。
黛玉为了少遇到人,就很少出门了。
她也能静下时间来看看书,准备准备教学方案。
林小妹时常和她嫂子吴敏来黛玉家,林小妹纯粹是来玩的,吴敏则是来请教的。她年纪大了不好意思和小姑娘们一起去练琴班,也没有那么多时间。
可是她也非常喜欢,有时间就来黛玉这里,让黛玉教一教。
林小妹还鼓动着他爹,给买了一把琴放在家里,有时候吴敏也让林小妹教,可是林小妹自己都还不太明白呢,很多她也不懂,这不只能来找黛玉了。
买这把琴的时候,林小妹可是费尽了心思。
一把琴可是不便宜,最便宜的都要十两银子呢。
林永建家虽然拿得出来,可是还是有些多的。
林小妹先是找到了同盟嫂子,让嫂子去说服大哥。
大哥作为家里的长子,说话还是有一定分量的。
然后林小妹又搬出了黛玉,说什么林姐姐可是她们的夫子,自己一家怎么找也要支持她呀。
如果自己的琴学的好,那不就是最大的支持了嘛。
要学的好,必须要多练呀。
也不可能每天都把琴借回家吧,那其他学生也这样做,还怎么管理。
林康树也在一旁说,自家可不能拖小姐的后腿,必须要带头才对。
林小妹再加以死缠烂打的功夫,最后林永建就同意买琴了。
还别说,这琴呀,还真是要多练习,林小妹就是比班里的好些学生都要弹的好。
村里的好些人家也想相仿的,奈何家里没有那么多闲钱呀。
黛玉最后想了一个办法,让学生们排队一人一天可以把练琴室的琴带回家去练,上课的时候带来就行。
她也不担心学生们会把琴弄坏,学生们是很珍惜的,怎么可能弄坏。
这样过了几天,村里人就有意见了。
原来是很多学生为了能多练习,大半夜的都还在练琴,弹的好还罢了,那些初学者的魔音,大家实在是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