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没算!”
“我和你奶还有七百多斤的粮呢!”
茵茵没说话,在她看来,接老人过来应该不会叫老人出粮食的。
“爹,我把你们的那份都换成细粮了,今年换细粮的人少,麦子有多。”
苗奶奶皱了下眉:
“你们吃啥我们就跟着吃啥,别给我们单独做。”
粗粮加细粮能分七百多斤,要是都换成粗粮,也就五百来斤,两麻袋加一丝袋子,最后能磨出来的面粉也不到二百斤,很不划算。
有的人家人口多,壮劳力少的都不领细粮,全都换成粗粮,还能多分点。
苗爷爷点头:
“都归到一起了,你做主就行,想换啥粮就换啥粮吧,不用特意跟我们说。”
李丽娟眉眼含笑:
“是我和孩子爹商量好的,咱们家粮食没那么紧凑,茵茵还能时不时拿一些出来,所以把你们的换成麦子,现在炕干它,赶紧磨了面给老五邮点过去。听茵茵说,她老叔家吃粮还多是高粱米呢,你说咱们家都很少吃高粱米,可他们领不到多少细粮只能这样吃,怪叫人心疼的。”
要是关系平常,像之前那样也就算了。
可这半年来两家走动得挺勤快的,老五新娶的媳妇时不时就往他们家邮点这东西,寄点那东西的,自家也没啥好东西给人家,便只能在吃的上想折了,李丽娟已经决定包了豆包后冻实了给他们邮些过去。
他们那弄这个不方便,何况米和芸豆也不一定齐全。
苗爷爷和苗奶奶都愣住了。
他们没想到儿子和儿媳妇竟然这样大方!